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噻唑烷并手性恶唑硼烷催化剂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选用Hartree-Fock,在STO-3g基组下对体系进行了全优化说教 化剂具有扭曲的椅式构型,反应中首先在N原子处与硼烷配位生成催化剂-硼烷加合物,然后再与芳香酮形成具有3种构型的催化剂-硼烷-芳香酮加合物,其中最有利于H转移,并决定还原产物手性的构型具有次低的能量。H转移后形成的催化剂-烷氧基硼烷加合物中含有  相似文献   
22.
以2,4-双(N-咪唑甲基)-17β-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通过醚化偶联,继与[Cu(CH3CN)4]ClO4反应,合成了含双雌二醇、四咪唑基的新型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模型物与相关模拟体系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发现双雌甾模型物与底物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苯偶姻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23.
以N,O,O′-三(对甲苯磺酰基)-双(2-羟乙基)胺为起始物,经季铵化、Hoffmann消去,得到了含两个咪唑功能基的仿生配体1,1再经水解、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含两个咪唑功能基的仿生配体2;化合物1、2的结构经IR、1HNMR和MS谱证实.催化活性研究表明:pH=7时,配体2的Zn(II)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的表观速率常数是PNPP自身水解的3.004×103倍,其水解能很好地遵从一级反应的动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24.
25.
从薯蓣皂甙元及其渣料的薄层色谱发现9个组分.采用柱色谱和离心薄层色谱配用的方法,从薯蓣皂甙元渣料分离出5个纯品.研究了薯蓣皂甙元含量的薄层光密度测定法.  相似文献   
26.
由β-CD—OTs或β-CD-I在DMF中,和过量咪唑反应,合成了单-6-(咪唑-1-基)-β-环糊精(简称β-DC-Im).产率较高,分别为60%和62%.并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TLC、IR、UV、1HNMR及元素分析等确证.其中UV数据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27.
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的设计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酸与不同烃基结构的醇反应生成相应的方酸二酯,继而与手性氨基醇作用合成了方酸C-3位含酯氧基的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手性方酰胺正丁脂经水解或与硫氢化钠作用分别得到C-3位含羟基和巯基的手性方酰氨基醇配体。上述新型配体与硼烷作用形成的手性E唑硼烷可用于前手性酮的不对称催化还原反应。所有新型配体的结构已被IR,^1H NMR,MS 和元素分析所确证。  相似文献   
28.
采用量子化学从头计算方法研究了噻唑烷并手性口恶唑硼烷催化剂催化芳香酮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选用Hartree Fock方法 ,在STO 3g基组下对体系进行了全优化计算 .该催化剂具有扭曲的椅式构型 ,反应中首先在N原子处与硼烷配位生成催化剂 硼烷加合物 ,然后再与芳香酮形成具有 3种构型的催化剂 硼烷 芳香酮加合物 ,其中最有利于H转移并决定还原产物手性的构型具有次低的能量 .H转移后形成的催化剂 烷氧基硼烷加合物中含有一个稳定的B O B N四元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