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以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西段史115深水浊积扇岩性油藏为例,对储层非均质性的时空演变规律及主要控制要素进行研究,认为构造运动、湖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和古地貌等要素控制了扇体的发育,从而导致储层非均质性在不同时间和空间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浊积扇发育早期,构造运动和古地貌造成扇体规模较小,储层非均质性最强.浊积扇发育中期,构造运动减弱和填平补齐作用导致扇体分布范围增大,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浊积扇发育晚期,随着构造运动进一步减弱、湖平面下降,扇体平面分布范围更加广泛,储层非均质性最弱.  相似文献   
52.
影响创新成功的因素很多,中外学者在此领域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由于研究样本和创新活动内容的差别,总结出来的影响创新活动的成功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53.
山间洪流是福建省福清市大丘海岸扇三角洲的沉积条件之一,波浪,潮汐和沿岸海流是改造该扇三角洲沉积的主要动力,潮差引起的海平面和升降变化控制了洪流和海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大丘山间顺有小河流-海岸扇三角洲沉积环境由陡上,海岸过渡带和潮下带的前扇三角洲组成。  相似文献   
54.
基于城轨交通各专业运维特点,分析并提出由智能监测设备设施硬体系加维护保障管理模式软体系组成的城轨交通智能运维系统架构,进而对智能运维系统功能进行提炼,同时归纳得出在城轨智能运维系统下车辆、供电、机电、工务、通信信号专业的重点监测、检测内容,以期为后续城轨交通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基于盖层非均质性导致盖层内部产生物性封闭能力的强弱差异,提出盖层有效厚度的计算方法。综合利用泥质岩盖层和砂岩储层的薄片、扫描电镜、突破压力、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分析测试资料确定盖层和储层的分界,包括突破压力界限、临界岩性(粒度)和物性界限,进而建立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利用自然伽马曲线、声波时差曲线和分析测试资料建立测井解释模型,定量识别盖层岩性并计算孔隙度、渗透率和突破压力;根据盖层物性封闭评价标准综合评价盖层中每种岩性的物性封闭等级,剔除不具有封闭性的部分,从而获得有效厚度。应用该方法表明:X气藏盖层和储层的突破压力界限为2 MPa、临界岩性(粒度)是泥质粗粉砂岩、孔隙度界限约6%、渗透率界限约0.02×10-3μm2,并将盖层物性封闭能力划分为Ⅰ~Ⅴ5个等级,剔除不具有封闭能力的Ⅳ和Ⅴ,获得单套盖层的有效厚度为4~10 m。气柱高度和有效厚度的相关关系证明该方法是适用的,继而利用盖层有效厚度对突破压力进行加权平均获得盖层等效突破压力,有效地确定盖层的整体物性封闭能力为中等。  相似文献   
56.
在分析现有物流中心选址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类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物流中心选址模型,并引入遗传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通过对具体实例求解,验证说明该算法能够很好地处理基于顾客满意度的多目标物流中心选址问题。  相似文献   
57.
储层的岩电参数随着油藏开发逐渐发生变化。通过实验研究聚合物采油后储层的岩电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岩电参数明显受到聚合物驱替浓度和配制方式的影响,驱替浓度大,储层泥质含量低,孔隙结构好,相应a 值变大,m和n 变小,b 值稳定;实验证实阿尔奇公式依然适用聚驱后储层,沉积微相直接控制产出聚合物浓度,可以分相带选取岩电参数进行饱和度解释。  相似文献   
58.
根据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层组河流相疏松砂岩储层特征 ,将储层参数、流体性质的非均质性与生产动态紧密结合 ,分析了储层非均质性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以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孤东油田七区中馆 4—馆 6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 ,对剩余油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平面上 ,非主力相带砂体边缘和废弃河道的砂体以及高渗向低渗的过渡带形成了剩余油饱和度相对高值区。在垂向上 ,非主力小层砂岩分布局限 ,储层物性差 ,油层厚度薄 ,尽管其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高 ,但其剩余油储量有限 ;相反 ,主力小层的剩余油饱和度相对较低 ,但可采剩余油储量较大。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包括简单正韵律、复杂正韵律、均质韵律、反韵律和复合韵律 5种形式。其中简单正韵律和复杂正韵律层内剩余油较富集 ,前者主要富集在层序中上部 ,而后者在层序内较多层段富集剩余油。  相似文献   
59.
辽东湾海域原油及生油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辽东湾海域在不同的构造部位及同一构造的不同层系,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很大.不同层系及同一层系生油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亦不完全相同.以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特征为基础,并综合其它资料,对辽东湾海域的原油及生油岩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不仅有低成熟原油、成熟原油,并且还发现有未成熟原油.这可作为今后勘探的目标之一.该区沙三段生油岩分布广,沉积厚度大,母质类型好,成熟度高,为主要生油层系.  相似文献   
60.
研究二维系统Xn+1=aXn(1-Xn), Yn+1=Xn由倍周期分岔--"锯齿波型"周期--混沌的转变,发现了一种孪生双旋转吸引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