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23篇
教育与普及   13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7 毫秒
481.
用超限基数的序型集与序数集同浓来提供广义连续统假设的一种新形式。证明了对任一超限基数K,恒有│T(K)│=2^K。其中T(K)为K的序型集。得出广义连续统假设的等价性定理。  相似文献   
482.
以往整平胶结层配合比试验比较复杂,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配合比参数对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也只有简单的定性描述。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既科学又简便的试验方法,同时把配合比参数与混合科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定量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483.
本文观察了16例不同时间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胚胎背部皮肤及鳞甲的形态和组织发生过程,孵化第20天,来自胚胎中胚层生皮节的间充质细胞开始向有皮下迁移,表皮仅具周皮层与生发层两层细胞,第28天背部鳞片开始明显,左右鳞片之间出现很浅的鳞间沟,前后鳞片交界处的原始表皮,真皮层开始向外突出形成鳞甲原基,第34天鳞甲原基突出伸长,第40天背鳞的纵嵴明显,第34-50天中,鳞甲后级基  相似文献   
484.
通过常规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及阴极发光观察和分析,较详细地研究了东濮凹陷白庙地区沙三~2亚段砂岩的成岩作用及次生孔隙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交代作用是砂岩原生孔隙空间大量缩小的主要因素。次生孔隙主要来源于溶蚀作用,成为主要的储集空间,可分为溶蚀粒间孔隙等、溶蚀粒内孔隙、填隙物内微孔隙及裂隙等4种类型,其发育程度主要受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控制。  相似文献   
485.
本文对受均布载荷作用的简支正多角形板给出一个平衡应力场,并用一般变分原理[1]及上、下限定理,按照Mises屈服条件计算了它们的极限载荷。  相似文献   
486.
487.
苗天德、朱久江、马巍、艾南山曾提出过滑坡渐进破坏模型,这里,进一步尝试用这个模型判定山体稳定性。1985年8月18日至20日,笔者之一(艾)参加了省科委和省地矿局组织的东乡县果园乡石拉泉山体现场考察和对策论证。石拉泉紧邻著名的洒勒山大滑坡,山休结构也与洒勒山相似,1983年在石拉泉山梁上开始产生裂缝,近两年裂缝还有所发展。这自然使人  相似文献   
488.
使用英国WF微机控制电磁式振动三轴仪,对不同湿度下黄土动力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密度、固结度、结构性对黄土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应力控制下动力压缩三轴试验,结合工程实际阐述了各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本工作对黄土地基处理,黄土的动力特性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89.
2006年12月11—12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在杭州召开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氧化锌材料及相关器件基础性研究”2006年度交流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包括特邀专家,各课题项目负责人以及工程与材料科学部相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490.
丁超  成晔  何苗 《清华大学学报》2007,12(4):459-465
Let G = (V, E) be a complete undirected graph with vertex set V, edge set E, and edge weights l(e) satisfying the triangle inequality. The vertex set V is partitioned into clusters V1, V2, …, Vk. The clustered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CTSP) seeks to compute the shortest Hamiltonian tour that visits all the verti- ces, in which the vertices of each cluster are visited consecutively. A two-level genetic algorithm (TLGA) was developed for the problem, which favors neither intra-cluster paths nor inter-cluster paths, thus realized inte- grated evolutionary optimization for both levels of the CTSP. Results show that the algorithm is more effec- tive than known algorithms. A large-scale traveling salesman problem (TSP) can be converted into a CTSP by clustering so that it can then be solved by the algorithm. Test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lustering TLGA for large TSPs is mor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han the classical genetic algorith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