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6篇
系统科学   22篇
丛书文集   38篇
教育与普及   5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991.
为深入分析不同陆地系统中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在全球尺度下搜集了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统计分析了不同地区雾水和降水的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二者差异的显著性。结合雾水的lc-excess值,分类讨论并揭示了同位素差异的主要形成原因及其与雾发生类型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雾水比降水更富集重同位素, δ 2H和 δ 18O的差值分别在10‰~60‰和1.2‰~5.5‰之间。根据雾水lc-excess的特征,各地区雾水和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差异可分为3类:lc-excess值近似为0,雾水分布在LMWL的95%置信区间内;lc-excess值大于0,雾水分布在LMWL上方;lc-excess值小于0,雾水分布在LMWL下方;这3类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为水汽来源、凝结温度、环境湿度。因地形雾、辐射雾、平流雾对应的水汽条件和冷凝过程不同,因此三者与降水的同位素差异也不同:地形雾与降水的同位素无显著差异;辐射雾与降水的同位素组成差异较大,雾水中重同位素明显富集;平流雾与降水的同位素组成重叠区域较小,雾水中的重同位素明显更加富集。  相似文献   
992.
993.
针对财经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特点,分析了财经类院校数学建模课程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符合财经类院校学生特点的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及编写相关教材的构想;通过实践教学及近年来数学建模取得的成绩证明,该内容是符合财经类院校学生特点的。  相似文献   
994.
为探究酸雨入渗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以湖北丹江口库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模拟不同酸性条件(pH为3、4、5、7)开展比重试验、固结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和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不同pH的酸雨对其比重、压缩特性、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的降低,膨胀土的比重增加,压缩系数的变化幅度增大;土中石英的含量增加,伊利石、钠长石和蒙脱石的含量有小幅度的降低;酸雨侵蚀后,膨胀土的基本单元体由片状、固体状逐渐变成絮状。  相似文献   
995.
永久性地面变形(permanent ground deformation, PGD)是造成山地管道屈曲断裂泄露并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现有PGD区山地管道“基于应变”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对在役高钢级管道安全性评估偏于危险,亟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针对山地复杂PDG工况下的“许用应变”及“计算应变”,从山地管道的主要失效模式着手,对山地管道管–土相互作用的应变计算方法(解析法、数值分析法及试验法)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的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山地管道未来的发展趋势及生产需要,提出了考虑在役管道的实际工况,进行基于管–土相互作用规律的设计及安全性评估方法的研究路径和内容。  相似文献   
996.
徐蓉  高文君 《天津科技》2023,(9):82-85+89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迅速发展,线上线下和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熟,经过不断优化完善,现已成为教学新常态。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有关要求入手,基于知识表达、学生学习、师生互动、课程资源、仿真实训、学习成效和学习评价,分析和比较线上教学、线下教学和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当前存在的新型教材、教学资源和教学实践等问题,围绕教学评价、新形态教材、虚拟仿真实训、教学实践4个方面,提出通过线上和线下2种教学模式有机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调动“教”与“学”积极性,促进优质课程资源建设,发挥校院深度合作优势,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实现职业教育教学实训瓶颈的突破,提升学生深度学习实效和专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97.
以欠发达平原县——兰考县为研究区域,在域内自然因素近乎无差别分布的基础上,分析兰考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运用景观格局分析、核密度分析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2000-2020年兰考县农村聚落的空间演变特征;运用回归分析法研究欠发达平原区社会经济发展与农村居民点的相关性及耦合关系,以期揭示欠发达区域农村聚落演化的特殊规律.研究发现:(1)2000-2020年兰考县农村居民点数量减少了9.24%,而用地规模增加了12.54%,居民点数量减少和规模扩张在2000-2010年阶段更为显著;(2)兰考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集聚性加强,但斑块间形状差异增大;(3)受城区影响,居民点空间分布规律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具体表现为“近城规模大数量少且集中、远城规模小数量多且分散”的空间分布格局;(3)兰考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受交通、城镇辐射、耕地面积和人口数量等社会经济因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999.
从支架式教学的角度,阐述了课堂教学中形成面向学生的"教学知识"和转化教师地位的重要性,研究了一个重要极限的逐步抽象过程和应用推广方式,并举例说明"教学支架"在求解一类幂指数函数的极限问题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