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1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粉煤灰的强度、变形及稳定性,以及加筋粉煤灰的力学特性。提出 压实粉煤灰本构关系接近邓肯E-B模型,并求出了模型参数,还成功地采用了一双曲线模型模拟了筋带与粉煤灰接触面的剪切滑移非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道路底基层中磷石膏-石灰二灰土再生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道路建设中过量使用磷石膏并引发工程病害的问题,进行了既有富含磷石膏二灰土底基层的改良再生研究.在室内试验基础上,结合现场试验,提出了既有二灰土混合料改良再生方案,并进行了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在既有富含磷石膏二灰土混合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石灰和粉煤灰,改良再生后满足道路底基层力学性能和稳定性控制要求.既有二灰土混合料仍然具有很强的膨胀性,改良再生后的无荷膨胀率由原来的40%左右降低到9%以下,将组合配比6.5%L+20%F+73.5%H应用于全线道路底基层改良再生施工,路用性能检测结果和道路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的机理,依托一工程实例,以及强夯效果检测的实测数据,系统研究了饱和粘性土地基强夯后的强度特征,在强夯检验中,采用了原位和室内试验测定强夯后土的强度和压缩性,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原位试验指标的随机特性采用左截尾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根据结构可靠性分析原理成功地提出了地基土失效点概率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强夯加固效果的综合评定,最后,对强夯加固饱和土地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强夯地基强度随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即时效性这一新的领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阳澄湖隧道基坑工程具有土方开挖量大、地质条件差以及所处位置特殊,紧靠京沪高铁丹昆特大桥的特点,严重影响基坑开挖安全和开挖进度。工程设计采用分级放坡开挖,边坡采用网喷+土钉联合支护结合井点降水的开挖支护方案。针对基坑稳定问题,采用理正岩土软件对基坑边坡两个典型断面的整体稳定性、抗隆起稳定性和抗突涌稳定性进行验算。同时使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基坑开挖过程进行了模拟,对基坑开挖引起的地表沉降、边坡变形、塑性区开展等结果进行计算,验证了基坑施工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有限单元分析的数学方法,应用弹性非线性岩土模型,成功地对一加筋粉煤灰支挡结构力学性状进行了分析,计算过程模拟了逐层施工,数值计算结果与原位测试基本一致,并为加筋土技术应用于大型、重要工程提供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国产格栅加筋沥青混凝土抗车辙能力的研究杨军,邓学钧(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18)自1984年3月在伦敦举办的聚合物格栅加筋专题国际研讨会以来,各国道路专家学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肯定了采用TENSER格栅、玻璃纤维格栅,对减少沥青路面车辙,...  相似文献   
17.
柔性路面中层弯拉应力简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三层连续体中层弯拉应力的解析解和常见路面结构层厚模量范围的基础上,建立了三层连续体系中弯拉应力显示计算,合理选用分段回归技术,成功地求得了常见路面结构弯拉应力的回归公式;精度分析表明,回归公式精度明显优于现行的查图法,与解析解相比误差也很小。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地基排水加固工程中的应用,尤其是PVDs在液化地基处理和污染地基处置领域中尝试性的应用,根据单元井的固结理论,简要讨论了PVDs的井阻和涂抹作用,以及指标的测定,根据对工程实例的研究,进一步分析了PVDs的影响因素,结构可靠性设计的思想应用于饱和土的PVDs排水固结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可靠性敏度分析的结果表明,PVDs软基固结仅对水平固结系数高敏感,基于这一概念讨论了简化的可靠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了计算具有接缝的混凝土路面的应力,提出了一个简化有限元法的计算机程序。该方法适用于文克尔地基上的由五块板组成的路面体系,而荷载只施加在中心板上。中心板与四块边板之间的联系可以由剪力传递效率,或者由传力杆的尺寸和间距来表示。该法与其他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有限元分析时,只需要考虑一块中心板。为了阐明如何使用该方法以分析机场道面,采用了波音-747飞机为实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假如接缝的传递效率很高,则最不利荷栽位置在中心板的中部,在相反情况下,临近接缝的荷载比中心荷载更不利。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了典型的柔性路面三层体系路面弯沉解析解和常见高等级柔性路面结构层厚度及模量范围的基础上,对常见路面结构进行了计算分析,提出了双圆荷载下最大路面弯沉的近似计算公式。该式精度良好,与层状体系理论解比较,绝大多数的误差能控制在2%以内。在许多场合下,该公式可以代替目前规范中所采用的查图法,并可在路面结构可靠度设计方法和优化设计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