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6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50篇
教育与普及   2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88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31.
对于软件产业来说,盗版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尽管反盗版的声音越来越高,但盗版仍确实存在于我们的前后左右,甚至就在你眼前的计算机中“隐身”。反盗版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它跟反垄断同时存在。许多消费者甚至认为:只要垄断存在,盗版就会存在。但无论如何,正版化才是软件产业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932.
Cu(Ⅱ)与HSA或BSA相互作用的平衡透析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梁宏 《科学通报》1997,42(22):2395-2399
我们曾用平衡透析方法研究了生理pH(7.43)下Zn(Ⅱ)与HSA(Human serum albumin,人血清白蛋白)或BSA(Bovine serum albumin,牛血清白蛋白)及Ni(Ⅱ)与HSA或BSA的相互作用。本文用平衡透析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生理pH下Cu(Ⅱ)与HSA或BSA的结合情况。由于迄今报道的Cu(Ⅱ)与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往往是用Scatchard公式或类似公式计算的,这实际上只反映了某种平均值,尚不足以全面反映结合状况。我们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Jjerrum方程,首次报道了Cu(Ⅱ)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逐级稳定常数值。结果表明:在相似条件下Cu(Ⅱ)与HSA或BSA结合平衡常数小于Zn(Ⅱ),而与Ni(Ⅱ)的数量级相似;平衡常数数量级为10~4mol~(-1)·dm~3左右;结合位置数HSA和BSA中均约有20个(计量值),分别分为二类和三类结合部位;其优先结合部位是His~3咪唑基N。用平衡透析方法证实在Cu(Ⅱ)-HSA及Cu(Ⅱ)-BSA体系中存在一个强的金属结合部位的推断。  相似文献   
933.
934.
论述了一种高分辨率,高清晰度,快速打印的薄膜热印头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主要研究了Ta2N,SiO2和Ta2O5薄膜的性能对薄膜热印头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5.
基于尺度分维的图像边级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936.
分形是实现自然纹理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从分数布朗随机场模型的描述出发,证明了具有不同分形特性的两种纹理边缘处的H参数估计值大于1的一般结论、将H参数泛化用于描述一般图像的特性,从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广义多尺度分形参数的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构造多分尺度的广义分形参数H值,从而可以实现图像边缘的有效提取.  相似文献   
937.
赤颈鹩(Turdus ruficollis)每年迁来和迁离本区的时间为9月下旬和5月中旬,种群越冬期230天左右。其雌雄性比1:0.81;成幼鸟比例1:2.79。冬季嗜食沙棘(Hippophae rhamnoidcs)。  相似文献   
938.
群论中的反同态和反同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1]中应用同态、同构来讨论两个代数系之间的关系。本文引进反同态和反同构。利用它们同样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结果。定义1 一个群G到群G′的映射φ称为G到G′的反同态映射,假如对于G中任意元a,b来说都有  相似文献   
939.
1.在苯甲酰过氧化物存在下,2,3-二甲基丁烯-2容易与N-溴代丁二酰亚胺起反应,主要形成取代产物。当烯烴与溴化剂的用量为1:1克分子比例时,反应产物为1-溴代-2,3-二甲基丁烯-2(Ⅰ)(58%),2,3-二溴代-2,3-二甲基丁烷(Ⅱ)(2%)及順式-与反式-1,4-二溴代-2,3-二甲基丁烯-2(Ⅲ)的混合物(23%)。当烯烴与溴化剂的用量为1:2克分子比例时,反应产物为Ⅰ(1%),Ⅲ(66%)及一“三溴化物”,可能为1,4-二溴代-2-甲基-3-溴甲基丁烯-2(Ⅸ)(23%)。 2.Ⅲ在与溴作用时,除形成1,2,3,4-四溴代-2,3-二甲基丁烷(Ⅵ)外,还导致形成一个新的“四溴化物”,可能为四溴甲基乙烯(Ⅴ)。Ⅴ为一个新的化合物,它与三甲胺,吡啶,硫脲作用所形成的衍生物(Ⅵ),(Ⅶ),(Ⅷ)亦經制备。 3.2.3-二甲基丁烯-2与四倍克分子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苯甲酰过氧化物存在下作用时可直接得到Ⅴ,产率47%。Ⅲ(反式異构体)与二倍克分子N-溴代丁二酰亚胺在同样条件下作用时亦得到Ⅴ,产率70%。在上述的溴化反应中,都没有观察到有双键的移位作用发生。 4.从苯甲酰过氧化物引发的溴化反应产物中,曾經分离出苯甲酸,苯甲酰过氧化物在2,3-二甲基丁烯-2中分解时,亦有苯甲酸形成。根据这些結果,作者提出由C_6H_5COO·夺取烯烴分子中∝-甲基上的氫原子所引发的溴化反应的鏈式历程。本文中所报告的臭氧分解实驗系在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进行的,作者謹表謝意。碳氫分析及一部分氮、溴的分析系請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代做,一部分氮、溴的分析系由本系赵尊同志所做,均此致謝。  相似文献   
940.
黄腹角雉是我国的特产动物,仅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和广西.由于数量稀少,被列为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黄腹角雉体形较家鸡稍大,雄鸟具冠羽,并于两眼上方各具一肉质角状突,故获得“角雉”的名称.雄鸟上体羽毛大都呈栗红色而杂有皮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