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7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210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191.
许多自然现象和灾害,如沙漠化、泥石流、雪崩、山体滑坡、地震等都与颗粒系统的自组织临界现象有密切的联系。作者考虑了内外随机力作用于颗粒系统,根据广义朗之万方程建立了描述颗粒系统自组织临界现象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且利用计算机模拟了颗粒系统的三维势能曲面图,证明了颗粒系统的自组织临界角是多值的,这与实验现象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192.
定义在图G上的一个函数f:V(G)→{1,0,1},如果在任何一点的开领域的权和至少为1,则称,是一个全负控制函数(简记为(MTDF).对一个全负控制函数,而言,如果不存在一个全负控制函数g:V(G)→{-1,0,1},f≠g,对每个点v∈V(G),有g(v)≤f(v),则称,是极小的.一个MTDF f的权是指其所有点函数值的总和.图G的全负控制数是G的极小MTDF的最小权,而图G的上全负控制数是G的极小MTDF的最大权.本文主要研究这两个参数,得到它们的一些界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3.
国内几乎所有理论力学教材和相关教材,在对虚位移的论述中,基本上认为“实位移是虚位移中的一个”.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实位移不是虚位移中的一个”,并且在此前提下,对虚位移原理的充分性给予了证明。  相似文献   
194.
角色扮演教学法以其灵活的教学活动形式和逼真的情境设计,对实现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培养目标,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5.
以大学物理实验中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为基础,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利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特长,灵活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溶液配制和计算模拟等工作,分析影响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因素,得到了液体表面张力系数随质量浓度变化的拟合曲线和近似表达式.通过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6.
基于激光雷达的车辆跟踪与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的车辆跟踪与识别方法.该方法采用Kalman滤波实现目标跟踪,运用坐标变换法消除不同数据帧中物体形状差异对跟踪中心的影响,结合车辆矩形投影及速度特征识别车辆.针对由于遮挡或某部分反射率低而引起的目标分割现象,提出了一种结合车辆外形与轮廓特征的聚类合并算法.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精度高、实时性好且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197.
对X70管线钢现场实际焊接工艺下的焊接接头,采用显微镜、电化学方法及失重法等方法和手段对母材、焊缝、热影响区进行了显微组织分析和在海水中的极化曲线、腐蚀速率的测试,研究焊接接头在模拟海水环境中的腐蚀性能。研究表明,X70管线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组织不均匀,实验室模拟海水环境下的电化学行为、腐蚀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在海水腐蚀过程中腐蚀电位和腐蚀速率会发生变化,热影响区(HAZ)与母材及焊缝形成电偶腐蚀,接头腐蚀以点蚀为主。  相似文献   
198.
针对油水层复杂、渗透率高、含水上升快的陆9K1h油藏,在室内通过筛选增粘能力和抗剪切能力较强的疏水缔合聚合物作为调剖用凝胶主剂,采用酚醛类作为交联剂,研制的凝胶体系(AP-BC)表观黏度可达11×104mPa·s,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经多孔介质剪切后凝胶成胶时间延长50%,胶体强度降低小于10%,稳定性更好,老化5个月未见脱水现象;在相同渗透性的油、水饱和的填砂管实验中,AP-BC凝胶更易封堵水层。由于陆9K1h油藏具有底水、薄层的特点,因此采用了“垫+调+堵”多段塞深部封堵的工艺,通过逐渐提高弱凝胶的强度,促使高强度堵剂得到合理的放置,实现对高渗透大孔道的封堵作用,提高注水开发的波及效果。现场试验表明,7个井组中,对应油井在调剖后第2个月到第6个月期间见到了明显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9.
测试储集层岩石孔隙结构的常规方法是压汞和铸体的薄片图像分析法,气体泡压法利用流体在孔喉内流动的物理规律来测定孔隙结构特征,能较真实地反映流体通过喉道的实际情况。对比分析气体泡压法与压汞法测试结果,后者测试出的主流孔喉直径是前者的2~4倍,前者测试储集层中参与渗流的有效喉道的分布特征,且更切合工程实际需要;对岩样酸化前后以及含水敏性矿物的岩样在水化前后的有效喉道分布进行了对比分析,能够明显地表征出酸化及水化前后有效喉道分布特征的变化情况,测试结果的对比性强、价值高。气体泡压法为测试储集层孔隙结构提供一种新方法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0.
Van Lookeren研究了拟流度比为0时的蒸汽驱前缘预测模型,提出形状因子取得最大值时的注汽参数为最优参数。而在实际油藏中,由于地层中原油黏度较大,或注汽速率较小,拟流度比往往较大,此时利用最大形状因子优化注汽参数受到限制。针对该情形,应用数学方法研究了拟流度比不为0时的蒸汽驱前缘预测模型。绘制了形状因子、拟流度比、注汽速率与前缘形状关系图版,发现增大注汽速率,可增大形状因子,从而减小拟流度比,减轻蒸汽超覆程度,提高前缘驱的波及效率。由于注汽速率受注汽压力限制,研究了注汽速率与注汽压力的协调关系,利用该关系和研究的前缘模型,对前人的注汽参数优化方法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