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系统科学   3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2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是一套前陆盆地构造沉积组合.利用该区二叠系丰富的钻井、岩心和三维地震资料,按照构造层序分析的方法对该区二叠系层序地层和古构造对层序建造和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叠系前陆盆地对应1个一级层序、4个与构造幕对应的超层序(二级层序),超层序Ⅱ,Ⅲ,Ⅳ可识别出10个三级层序.二叠系前陆盆地的古构造格局不但控制了层序地层建造,而且控制了沉积体系和储层在平面上的展布.超层序Ⅱ盆地幕式逆冲挠曲沉降构造作用强烈,发育同沉积逆冲断裂挠曲坡折背景层序.湖扩展体系域发育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和碳酸盐岩(白云岩)储层物性良好,其分布受同沉积逆冲挠曲坡折及水下低隆起控制.超层序Ⅲ,Ⅳ盆地逆冲挠曲沉降构造作用减弱或停止,发育逆断裂坡折、隐伏断裂挠曲坡折背景及缓坡背景层序.逆断裂坡折、隐伏断裂坡折背景层序坡折向湖一侧低位域和湖扩展体系域辫状河道和三角洲前缘砂体是良好储层,其分布受逆断裂坡折和隐伏断裂坡折的控制.由于这些储层就分布在烃源岩内或有断裂与源岩沟通,成藏条件良好,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2.
为提高基质材料在被动毫米波成像系统(PMMW)的检出率,向基质材料内添加自制碳纤维化学镀材料. 实验结果表明:镀银镍碳纤维(ANCF)、镀铜镍碳纤维(CNCF)、镀镍碳纤维(NCF)在PMMW中显示的相对电压值依次降低,成像效果依次增强;单纯基质材料矿酯和面粉几乎不能成像,石墨粉稍有成像,添加质量分数为0.3%的镀镍碳纤维(NCF)后,3种基质成像效果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3.
本文利用Hadamard乘积定义了一类函数族P_α~*〔A,B〕,并进一步讨论了P_α~*〔A,B〕的表示定理,系数不等式,端点,偏差估计,星、凸半径的估值及其在分式积分和分式微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由于物理学史在素质教育中可以发挥一些特殊的作用,将物理学史引入到物理课堂已经成为众多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作者根据多年在一线的物理教学实践经验,阐述了物理学史在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到的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5.
用一种近解析的方法研究厄米-高斯光束通过内含硬边光阑的近轴ABCD光学系统后的聚焦特性:焦移和焦开关.数值计算表明使用这种近解析法所得结果与对collins公式直接作数值积分的结果符合甚好,且计算速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6.
以拉盖尔-高斯(L—G)光束通过光阑一透镜分离的光学系统为例,研究了截断参数对焦移量和焦开关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焦开关的出现不仅与光阑-透镜分离量有关,还与截断参数值密切相关;仅当截断参数取某一上、下限之间的值时,才可能出现焦开关。  相似文献   
27.
通过插层聚合方法,制备出银氨蒙脱土/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共聚物复合调湿抗菌材料,并对材料的表面形貌、结构、吸放湿和抗菌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共聚物复合调湿抗菌材料的结构疏松,表面存在较大孔隙;丙烯酸.丙烯酰胺分子单体经插层聚合成功地引入到蒙脱土层间,层间距扩大为2.143nm.与聚丙烯酰胺、银氨蒙脱土/聚丙烯酰胺材料相比,银氨蒙脱土/聚丙烯酸钠-丙烯酰胺共聚物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吸放湿容量和吸放湿速度;且对大肠杆菌和藤黄微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抑菌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8.
吸波建筑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目前吸波建筑材料在民用建筑防微波反射及辐射、计算机安全、军事、微波暗室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国内外吸波建筑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搜索引擎性能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常用的三大搜索引擎Google,Yahoo,Baidu的性能进行了测评。  相似文献   
30.
在第三次全教会明确指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指导下,根据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针对合校后,新建综合性大学多校区运转体育教学的现状与实际,以及普通大学公修体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对郑州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尝试与实践.经过四年的不断探索、研究与实验,逐渐形成了我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体育办学思路与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素质教育”;按照“一年级普修课;二年级专项课;三年级以上学生‘三自主’选修课;身体特殊学生开设康复保健课”的体育课程设置的原则,开设体育课程;利用体育课堂教学、课余群体活动的参与和浓厚的校园内外体育文化氛围,面向全体在校学生开展体育课程改革与实验,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全面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文化素养,能够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大学体育课程培养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