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8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某些教材使用错误的功的表达式入手,指出了运算微积中符号谬误,分析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即不是变量代换不当,而是微分概念混淆.  相似文献   
72.
近年来,众多研究报道认为脂肪酸具有基本味觉的特性,提出了第6种基本味觉为脂肪味的观点。综合现有的研究报道结合基本味觉的论证条件,从生物体电生理学特性、心理物理学特性、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官、脂肪味与其他基本味觉比较、脂肪味的意义等方面论述了脂肪味作为第六种基本味的论据并不充分。  相似文献   
73.
根据弯曲变形平截面假定和钢筋与混凝土各自的材料本构关系推导了梁单元在偏心轴力作用下截面内力的计算公式,并将他们应用于单元构件从开始加载直至破坏的全过程分析,得出了截面弯矩肘与截面转角9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数值计算的步骤与方法并利用Matlab语言实现编程计算,得出了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74.
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ETABS建立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三维分析模型,在基础设置FPS摩擦摆隔震装置。计算结果表明,在结构基础设置FPS隔震装置以后,结构的楼层位移有所增大,但沿结构高度分布趋于均匀,层间位移与结构内力都明显减少。对于以弯曲变形为主的高层结构,底部层间位移降低较少而项部层间位移降低较多。结构顶部柱的剪力在中柱与边柱之间分配趋于均匀。剪力墙的剪力与弯矩分别减少了30%以上。  相似文献   
75.
我国森林风景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evelopmentandProtectionofResourcesofForestScenery¥//王兴国(林业部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北京100714)我国森林风景资源不仅是国土资源开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最富活...  相似文献   
76.
在多频通信环境中 ,如船载通信系统、蜂窝式移动通信基站和卫星地面接收站 ,无源互调产物一旦落入接收通带 ,就可造成严重的无线电干扰 ,它已成为此类通信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本文介绍了无源互调问题的基本概念、推导了无源互调幅度的数学表示式、描述了无源互调测量的基本类型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的无源互调测量系统 ,利用一个简化的无源互调测量系统对五阶无源互调功率电平进行了测量 ,并与理论值进行了比较 ,初步验证了测量系统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77.
对钛合金BT-9进行了单轴,比例及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BT-9的循环硬化的程度不明显,且其非比例附加强化程度较小.应变轨迹方向角ωε对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相同等效应变幅下,随着ωε增大,疲劳寿命增大.相同应变轨迹方向角ωε不同Mises等效应变强度下,随着等效应变强度的提高,疲劳寿命降低,表现为较好的线性对应关系.相同等效应变强度下,非比例疲劳寿命远低于比例加载下的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78.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公路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并初步提出了运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与措施,最后提出增强环境价值观念,加强环境评价体系方面的研究和实施。  相似文献   
79.
采用模型试验方法,对294kW渔轮疏目双拖网的拖曳阻力、网口垂直扩张和能耗等各种性能进行了研究。拖网阻力R=6.38V1.745;网口高度H=37.93V-0.618;网口垂直扩张率Ch=16.22V-0.618;网具能耗系数Ce=2.23×10-2V2.36。  相似文献   
80.
芳香羧酸经酯化、肼解、成盐、环化成3-芳基4-氨基-5-巯基-1,2,4-三唑(1a~1h),然后与噻吩-2,5-二羧酸在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碘化铵和POCl3,作用下,高产率地制得了8种2,5-双-1,2,4-三唑并[3,4-6]-1,3,4-噻二唑噻吩类衍生物(3a~3h),并利用IR、1H NMR、MS和元素分析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的抗菌试验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