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综合类   7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采用固体平板稀释方法,通过正交设计,对以苦参、蛇床子、黄连、青蒿等几种药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复方制剂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测定了不同条件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柘草芽孢杆菌、热带假丝酵母、黄曲霉等五种微生物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溶剂、不同的提取pH值、不同的提取温度下的提取液,对于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抑菌作用,通过综合比较分析认为,提取溶剂对提取液抑菌效果的影响力最大;70℃、30%乙醇和pH5.0条件下的提取液抑菌效果最好,是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2.
设计并实现了低功耗的欠采样保持(under-sampling and hold)电路,该电路可应用在模数转换器的前端.该电路选取全差分的电荷传递式开关电容结构,具有欠采样功能的高速自举开关及连续时间共模负反馈结构的两级运算放大器.该电路基于SMIC CMOS 0.18μm 1P6M工艺绘制,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为3.3 V,采样频率fs为2 MHz,信号频率fa为2.01 MHz时,总功耗约为1 mW,等效信号频率fa'为10 kHz的信噪失真比RSND为47 dB.该电路可以广泛应用于频移键控调制系统中.  相似文献   
93.
离散相关函数在Blazar天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Edelson和Krolik提出的离散相关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用模拟信号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把这种方法应用到类星体3C273的光变周期分析、各波段之间的延时分析和相关性分析中。结果表明:3C273的周期为12.88年左右,其它文献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在延时分析中,3C273的光学波段(U波段)超前于8GHz和37GHz,22GHz超前于8GHz,37GHz超前于15GHz;3C273在红外和光学波段、光学和X射线波段、X射线和射电波段都有较好的相关性,在光学和射电波段的相关性较差。最好,我们还对DCF方法和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它在天文数据处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4.
用推广的连分式同时求代数方程的全部复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华 《科学通报》1987,32(9):644-644
二次方程实根的连分式展开式的渐近分式所满足的递推关系,被推广成同时求高次方程全部复根的一种并行迭代法。迭代法的计算过程可以看成是一种“多分支无穷连分式”展开。它特别适宜于向量计算机上使用。其收敛性定理和误差的先验估计已被给出。简单地说,对于一个n次么首多项式f(z),只要已知满足条件的n个点  相似文献   
95.
关于解析函数的零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k为任意正整数。假定f(ζ)是凸区域D上的解析函数,其k+1次导数的模不超过一个正的常数K:  相似文献   
96.
设f(z)是z∈C的N次代数多项式,对任意正整数p,令其中Yv是Bell多项式.则各个分量定义如下  相似文献   
97.
本文给出了有精确余项表达式的奇异型振荡积分的渐近展开公式。  相似文献   
98.
王兴华  韩丹夫 《科学通报》1996,41(12):1057-1060
由于逐个地求复多项式全部零点所存在的固有困难,同时求其全部零点的并行迭代日渐受到重视。在已经提出的诸多迭代法中,利用Bell多项式对Halley迭代族进行并行化改造所形成的迭代族最为系统和丰满,事实上文献[5]是文献[2]的主要内容。 但我们也知道,同时求多项式f全部零点的这个并行迭代族依赖于f各阶导数计值的特点阻碍了它在求特征值问题上的应用,因为这时f导数的计值甚为困难。当f以其它非显式给出时,情形亦相类似。  相似文献   
99.
为通过接菌发酵提高普洱茶的品质,将从普洱茶中分离鉴定到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L1接种于灭菌和未灭菌的晒青茶中,分别进行纯菌发酵与强化发酵。结果表明:纯菌发酵后茶叶中茶多酚质量分数和5种儿茶素[儿茶素(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质量比较自然发酵显著降低(P<0.05),茶褐素质量分数显著增加(P<0.05)。与自然发酵相比,强化发酵中茶褐素[(6.75±0.13)%]、茶红素[(1.04±0.09)%]和可溶性糖[(5.76±0.10)%]质量分数显著升高 (P<0.05);而CG[(0.39±0.03)mg/g]、表儿茶素[(0.86±0.05)mg/g]、GCG[(0.20±0.03)mg/g]、 C[(2.28±0.14)mg/g]、表没食子儿茶素[(1.69±0.11)mg/g]、EGCG[(0.33±0.02)mg/g]6种儿茶素质量比显著降低(P<0.05)。强化发酵茶汤甜味(3.33±0.78)和厚重感(6.11±0.71)感官评分增加,苦味(1.33±0.50)、涩味(0.67±0.50)和酸味(0.33±0.44)分数降低。色差仪检测发现,强化发酵茶汤的a*值(25.70±0.68)、b*值(77.06±1.07)增加,L*值(71.58±0.83)降低。细菌16S rRNA和真菌ITS序列的扩增子测序发现,地衣芽孢杆菌L1在整个过程中并未一直是优势细菌(发酵中后期仅为0.2%~0.5%),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表现在短杆菌(Brevibacterium)、食腺嘌呤芽生葡萄孢酵母(Blastobotrys adeninivorans)和Rogersella griseliniae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而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伯克氏菌(Burkholderia)、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欧文氏菌足杆菌(Erwinia)、埃希氏菌(Escherichia)、克雷白氏菌(Klebsiella)和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7种微生物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因此,接种地衣芽孢杆菌L1发酵普洱茶,可能通过与其他微生物的协同作用改变茶叶中的特征成分,从而提高普洱茶的感官品质。  收稿日期:2021-08-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760225;32160728);云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专项(YNWR-QNBJ-2018-366);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202104BI090008)。 第一作者:刘琨毅,男,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传统发酵食品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赵 明,男,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茶叶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