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8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6篇
教育与普及   14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3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122.
通过DNA X光衍射的纤维与单晶研究,NMR的溶液研究,CD溶液中构象转变研究,以及各种半经典和量子力学的计算,已经确定了DNA的右旋、左旋及DNA双螺旋的多样性,并证实了左右旋之间的转变,使生物学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所得到的DNA构象都是孤立静止的,对于DNA在活细胞中真实状态几乎一无所知,我们将已得到的  相似文献   
123.
124.
125.
126.
127.
增补桩基法是一种对旧桥下部结构维修加固的方法。介绍了增补桩基法在石亭江大桥加固中的理论分析及应用情况。通过实践证明,增补桩基法在对石亭江加固中可以极大提高旧桥结构的承载能力,增加基础的稳定性,延长旧桥的使用寿命,且加固效果显著,施工周期短,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8.
基于DSP的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当前国产磁致伸缩材料的前提,结合传统的设计方法,并且针对本课题前期完成的大量基础试验所发现的影响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因素,提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提高测量精度的设计思路及方法.提高了国内磁致伸缩液位传感器测量精度,以满足多种工业液位参数的测量要求,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法相比传统的设计方法测量精度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9.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陶来北部侵入岩体位于阿拉善地块,宗乃山--沙拉扎山晚古生代陆壳基底火山弧构造带中段,主要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组成.通过岩体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认为该区梧桐沟石英闪长岩体具有中硅、中等富铝、相对贫钠富钾、钙镁质量分数中等特点.阿门尚德石英闪长岩硅质量分数中等、富铝贫碱、相对富钠贫钾,钙镁质量分数较高.两个石英闪长岩体稀土总量为84.72×10-6~121.79×10-6,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低,重稀土无明显的分馏,具有弱负Eu异常.花岗闪长岩高硅、富铝、碱中等、富钠贫钾,钙镁中等,稀土总量为228.17×10-6,轻、重稀土比值为34.93,轻、重稀土分馏程度高,重稀土分馏较好.花岗岩高硅、富碱、铝中等、贫钠富钾,贫钙镁,稀土总量为89.2×10-6,轻、重稀土比值为20.81,轻、重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分馏较好.4个岩体整体表现为对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Rb,K,中等富集-富集Ba,中等富集Sr;对高场强元素:富集Th,中等富集Zr,亏损Nb,Ti,Y.综合地球化学特征表明,陶来北部岩体属于I型花岗岩体.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研究认为该I型花岗岩形成于大陆边缘弧环境.  相似文献   
130.
广东科技进步专题研究总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10~20年,是我国也是广东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广东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继续当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科技在广东今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科教兴粤”战略,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