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新疆H储气库受储气库强注强采运行模式影响,调峰采气过程中储层易发生出砂风险,从而严重影响储气库的寿命和调峰能力,亟需开展储气库出砂规律研究,确保储气库调峰保供能力。针对常规岩芯驱替出砂实验条件下岩芯出砂量很小,实验过程中很难监测到出砂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实验方法,即在常规驱替出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核磁共振仪测量岩芯实验前后孔径分布与孔喉分布变化。该方法解决了常规出砂实验过程中出砂量过小难以监测的难题,从微观角度更加全面地探究了地层出砂规律。利用此方法,分析了流速、生产压差、渗透率、含水率和地层压降等5种因素对地层出砂的影响,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流速越大,岩芯渗透率与出砂量均先增大再减小最后保持不变;2)H储气库的临界流速为4.14 L/min,临界生产压差为5 MPa;3)孔径分布分析表明,含水率与地层压降是影响新疆H储气库地层出砂的主要因素;4) H储气库在早期无水生产时,适当出砂反而会提高地层渗透率进而提高气井注采气能力。  相似文献   
52.
化简三分点阻尼弦的频率方程,求得其闭合解,分大阻尼、适中阻尼、小阻尼等3种情况讨论解的性质。结果表明,与中点阻尼弦相比,三分点阻尼弦具有3个新特性:1)在本征解与阻尼的函数关系上,前者有且仅有1个突变点,而后者有2个突变点;2)在阻尼-频率关系上,前者的频率在各阻尼区间内均不受阻尼值影响,而后者的频率则在小阻尼情况下依赖阻尼;3)对于任意给定阻尼,前者本征解在各阻尼区间内仅1个衰减率,而后者除小阻尼以外,均有2个衰减率。上述性质表明,两者的动力学特性在质上(而不仅是量上)存在差异,考虑到两者仅在阻尼位置上有所不同,这一点应予特别留意。  相似文献   
53.
SiO_2/6H-SiC界面的物理性质及其辐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型及n型 6H -SiC外延衬底上成功地制备了MOS电容 ,通过高频C~V测试 ,研究了SiO2 /SiC系统的物理性质和电学性质 .发现在SiO2 /p -SiC界面存在大量的施主型界面态 ,在p -SiC热氧化生成的SiO2 中有净的正电荷中心 ,而在n -SiC热氧化生成的SiO2 中有净的负电荷中心 .对n -SiC和SiMOS电容进行了γ辐照对比实验 ,证实了n -SiCMOS电容器具有优异的抗辐照性能 .  相似文献   
54.
剪式可展桥能够快速搭建灾后应急通道,提高救援效率.针对剪式机构刚度差、材料利用率低等特点,结合弦支体系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急用弦支剪式可展桥梁结构.为研究其结构的承载性能,采用Karamba3D建立有限元模型,在移动荷载作用下对撑杆长度、撑杆数目、剪叉杆截面、初始预应力幅值、剪叉角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参数化分析,并利用Galapagos模块以结构最低质量为优化目标对弦支剪式可展桥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增大撑杆长度、撑杆数目和初始预应力能够有效减少剪式机构应力和挠度;增大剪叉角度使剪式机构应力和挠度增大,而增大剪叉杆截面厚度会减少剪式机构应力,但会增大其挠度;剪式机构依然以受弯为主;优化使结构质量减少38.89%,且优化后弦支剪式可展桥的应力和挠度大约是其对应剪式可展桥的0.25倍和0.2倍,验证了弦支剪式可展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5.
利用重庆1935-2021年37个地面气象台站(含2个已撤销站)元数据(LD文件),统计分析元数据主要项变动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地面气象台站最早建于1935年,建站年份集中在1957年、 1959年;截至2021年,所有台站共计迁站76次,迁站年份主要是1954年、 1961年及2015年,迁站较多的是北碚站和武隆站;元数据主要项总共变动16 997次,平均每站变动459.4次,酉阳站、沙坪坝站、北碚站变动较多,金佛山站、陈家坪站及大足站变动较少;观测要素和观测仪器的变动占比70%,构成了元数据变动的主要部分;观测要素的变动集中在1957年、 1959年及1980年,变化最多的台站是天城站,其次是北碚站和巫溪站;观测仪器的变动主要发生在1980年、 2004年、 2014年、 2015年,变动频繁的台站是酉阳站、沙坪坝站、北碚站,八大主要观测要素仪器变动最频繁的是风向风速仪器,其次是气温,变动最少的是蒸发,仪器变动频繁的年代与新观测规范的实施、台站观测任务的调整或者自动观测设备启用的年份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