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系统科学   148篇
丛书文集   160篇
教育与普及   107篇
理论与方法论   35篇
现状及发展   18篇
综合类   3290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219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204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30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108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77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4年   3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探讨了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根际非根际土壤性状差异以及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土壤分析表明:根际比非根际土壤的pH值低1.6%,而土壤电导率高19.3%,根际土壤多糖、酒石酸、苹果酸、乙酸、柠檬酸、琥珀酸含量分别比非根际土壤高9%、12.5%、8.3%、24.4%、12.5%、7.7%;土壤微生物的差异更为明显,细菌、放线菌和真菌分别高12倍、3.1倍和9倍,同时,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也比非根际土壤强,其中土壤脱氢酶、蛋白酶、磷酸酶、脲酶活性分别高37.1%、36.5%、70.6%、35.7%.水稻幼苗盆栽试验表明,在不同施肥条件下,根际土壤栽培的水稻幼苗的株高、单株叶面积、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根长、根数、叶片叶绿素质量分数和根系活力均不同程度地高于非根际土壤.可见,黑麦草的根际效应对于改良稻田土壤理化和生物性状有重要的作用,并有利于后作水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2.
雷电电磁场对通信局站中的电信设备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电源线耦合到电信终端设备。要对其危害进行有效的防护,首先要研究雷电电磁场对通信电源线的耦合机理。文章运用电磁场理论和传输线方程,推导出了大地为均匀非理想导体时,雷电电磁场对通信线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压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93.
显示设备正经历着真正纯平化的转变,PDP(Plasma displaypanels)作为梦想中的壁挂电视,被认为是本世纪实现平板显示最有力的高新技术之一。它具有大画面、超薄、超轻、广阔的视角(超过160度)、使用寿命长、不受磁场干扰等优点。在PDP中,用等离子气体发出的真空紫外线激发三种无机发光材料,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  相似文献   
94.
有益微生物在暗尾东方鲀纯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噬菌蛭弧菌和光合细菌结合使用对暗尾东方鲀养殖环境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提高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对暗尾东方鲀也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25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2个数量级,70d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池塘中的细菌总数少3个数量级;25d后对照组COD为6.45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COD分别为4.66、4.46、4.38mg/L;25d后对照组NH3-N为0.53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38、0.35、0.34mg/L;90d后对照组NH3-N为0.52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25、0.23、0.22mg/L;25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的NH3-N分别为0.014、0.012、0.010mg/L,90d后对照组硫化物为0.018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实验组的硫化物分别为0.009、0.008、0.007mg/L。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3%、7.6%、7.4%:使用噬菌蛭弧菌浓度为3、5、10mL/m^3及光合细菌皆为5mL/m^3,实验组暗尾东方鲀分别比对照组平均净增长12、17、15g。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从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精神现象--意象的考察开始,分析了近现代诸多关于技术的观念,从而认为媒介符号系统是意象的技术显现,而在形态各异的技术显现活动中,影像技术表征着人类整体化生命意象的显现.影像技术由于其能够吸纳每一个时代的重要技术而成为各种技术系统的神经中枢,从而不断地推进着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学技术活动:复制、延续与创造生命.  相似文献   
96.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Fe2O3—SiO2混合氧化物前驱体,并对其进行水热改性处理,经浸渍(NH4)2S2O8溶液后再焙烧得S2O8^2-/Fe2O3—SiO2固体酸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用乙酸/丁醇酯化反应评估该固体酸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n(Fe):n(Si)=1:4,150℃水压热处理1h,在0.5mol.L^-1的(NH4)2S2O8溶液中浸渍6h,500℃焙烧3h,在此条件下乙酸的转化率可达94.11%。  相似文献   
97.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支撑,采用Geostar软件对常德市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的数据进行处理和信息提取,运用Logistic模型对常德市土地整理开发潜力的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常德市土地开发整理潜力保持在一定的许可区间,但已接近土地承栽力极限。因此,必须调整土地利用内部结构,开发未利用地,提高耕地的高效性和集约性,发挥土地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8.
结合坡面微地形变化,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角度研究典型缓丘区不同坡位上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了解微地形生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趋势. 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培养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增长曲线呈现中坡位>坡顶>下坡位>上坡位>坡底的规律,中坡位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最高,坡底土壤微生物群落对基质的利用能力最低;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比较中发现,除McIntosh均一度指数变化不显著外,其余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在不同坡位上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中坡位的Shannon丰富度指数及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大,显著高于坡底指数值(P<0.05);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特征分析,氨基酸类利用率变化明显大于其他碳源,而胺类及酚酸类的利用程度较低,表明氨基酸类是土壤微生物利用的主要碳源;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坡位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具有选择性,糖类、 氨基酸类、 聚合物类及酚酸类是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贡献较大的碳源.  相似文献   
99.
以乙醇为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模版剂、以两层石墨烯为平台,采用溶剂热法制备纳米银/石墨烯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复合基底,分析石墨烯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基底为70 nm的纳米银多面体附着在表面皱褶的石墨烯上,纳米银多面体为面心立方体;以R6G的1361 cm~(-1)峰计算,SERS增强因子为1.45×10~8,拉曼强度I_(SERS)=5.214lgc+60.67;少层石墨烯的荧光淬灭及自身增强作用,和纳米银粒径增加及高表面能晶面增多,使石墨烯复合基底表现出优异且稳定的表面增强性能。  相似文献   
100.
氯吡格雷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CYP2C19是氯吡格雷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研究利用PCR-荧光探针法对天津地区322例冠心病患者基因位点进行检测,经统计,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分别为*1/*1(44.7%)、*1/*2(38.1%)、*2/*2(10.3%)、*1/*3(6.6%)、*2/*3(2.6%)、*2/*17(1%)、*3/*3(0.3%);按照代谢类型统计,超快代谢型9例(3.0%),常规剂量用药需要注意出血风险;快代谢型135例(41.9%),常规剂量用药;中间代谢型138例(42.9%),需增加剂量或换药;慢代谢型40例(13.2%),会产生氯吡格雷抵抗,需换药。天津地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PCI术后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布检测结果为提供个性化治疗打下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