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综合类   3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通过加入5-氯代尿嘧啶后干扰素α-2b荧光发射谱和发射光谱的变化,说明干扰素α-2b与5-氯代尿嘧啶存在分子间结合作用,这种作用对酪氨酸空间位形的影响,改变了干扰素分子内酪氨酸向色氨酸的能量转移  相似文献   
13.
以窄带隙材料作为光催化剂进行分解水或合成氨的研究是太阳能能源开发的重要方面。1982年美国科学院院士G. A. Somorjai巧妙地以在α-Fe_2O_3中分别掺入SiO_2和MgO制得的n型及p型半导体材料作为电极,组装成光  相似文献   
14.
讨论了悬浮在胃液中的“泡状结构”球的数目和大小与光散射强度的关系。给出了光散射技术应用在胃癌临床诊断中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5.
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微环境对Eu~(3+)络合物发光的影响,测定了NCS~-对Eu(TTA)_3和Eu(DB)_3的荧光猝灭。实验表明,Eu~(3+)的~5D_0能级弛豫速率K_0随NCS~-的引入而增大,NCS~-离子导致的微环境变化,影响了Eu~(3+)的Laporte选择规则,改变了Eu~(3+)与配位体间相互作用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在最近的超导研究热潮中,人们对超导陶瓷材料中可能的导电机制提出过许多看法。考虑到多数超导材料组成变化区域较宽并以多晶形式存在的事实,借鉴于Taube和Marcus关于溶液中络合物间电子转移反应机理的研究工作,我们注意了混合价态Cu—O间的相互作用对超导性能的贡献。并从一维导体的观点推测,其中部份Cu应以不稳定的价态[如Cu(Ⅲ))存在。若暂不考虑结构的细节,可将Y-Ba-Cu-O系  相似文献   
17.
水相中两种不同荧光CdS纳米粒子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巯基乙酸作稳定剂, 通过巯基与金属离子强吸附作用, 在水相中直接合成了两种不同粒径的CdS纳米粒子. 荧光光谱表明, 这两种CdS纳米粒子可以发射较强的对人眼较 敏感的蓝色和黄色荧光, 其表面的自由羧基可与各种生物分子, 如功能蛋白、 特异性抗 体等其中的氨基偶连, 为同时标记多种生物大分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Au纳米晶在单晶硅(110)表面上的分形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溶液法制备了Au纳米粒子水溶胶, 透射电镜观察, A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 为29 nm. 将此溶胶滴至干净的单晶硅(110)表面上, Au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分形结构. 通 过控制温度, 所得的分形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形貌特点.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Au纳米粒子 的聚集分形生长过程,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分形结构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 讨论了分形生 长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讨论了应用 LB 技术,制备花(?)类染料单分子膜。以不同染料分子组成能量给体与受体,通过荧光谱和激发光谱的研究,探讨单分子膜中 J 聚体和单体的存在状况,相互关系及其对能量转移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电泳沉积法制备高度有序的SnO2/Fe2O3复合纳米线阵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在AAO模板微孔中制备出了高度有序的SnO2/Fe2O3复合纳米线阵列, 并用SEM, TEM, EDX, XRD及XPS对其形貌和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 结果显示所得SnO2/Fe2O3复合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80 nm, 长度达几十微米, 由高度结晶的六方结构的α-Fe2O3和四方结构的SnO2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