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2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朱卫国  刘燕 《江西科学》2009,27(3):462-465
近年来,我国科学传播理论不断发展与成熟,为我们更好地认识和开展科技馆的科学传播和普及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启示。科技馆作为新世纪最重要的科技传播媒体之一,有着其独特的特性和作用。科技馆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准确把握自身的特长,充分发挥优势,以达到科普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我国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趋势,也为科技馆指明了方向和要求。  相似文献   
42.
采用PM3 系列方法对新合成的10 个不对称取代方酸内钅翁盐进行了系统研究.计算得到它们的优化几何构型、电荷分布、IR谱及UV谱,并对光谱进行了理论确认.考察了组态数对理论UV谱的影响.结果表明它们都具有刚性平面结构:方酸环为缺电子中心:对前线轨道的能量分析说明这10 个衍生物的一价负离子可以稳定存在,随着组态数目的增加,理论UV谱与实验结果的误差呈减小趋势.所有的光谱理论值和实验值的误差在10% 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