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3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82篇
系统科学   141篇
丛书文集   154篇
教育与普及   234篇
理论与方法论   27篇
现状及发展   19篇
综合类   464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184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226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199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5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9篇
  1964年   7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振荡水柱(oscillating water column,OWC)波浪能采集装置气室结构优化对波浪能采集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CFD)技术研究了气室尺寸和结构的优化问题。应用FLUENT软件水质点造波法和动量源项消波方法建立基于线性波浪理论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槽。模拟在周期T=3.5s波浪下对单气室尺寸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维双气室和三气室串联模型研究各气室内水动力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一定尺寸范围内增大气室开口以及合适的气室高度可增大气室波浪振动幅度,提高波能转换效率;串联气室中,先与波浪发生作用的气室比后与波浪发生作用的气室水动力性能好。  相似文献   
122.
为明确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2种模式不同主体获得土地增值收益差异,本文定性分析了2种模式土地增值收益的形成机制,并选择已有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案例的试点区定量测算了2种模式增值收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主要通过简化交易环节、减少交易主体以及改变政府定价机制等措施建立了市场交易机制,充分实现土地增值收益;2)征收模式下农民集体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比例约为23%,而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在政府收取较高的土地收益调节金时,农民集体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水平为20%~85%,而在政府收取较低的调节金时,农民集体获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水平为70%~95%;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模式下农民集体获取的土地增值收益均高于政府取得的土地增值收益,有效增加了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23.
江津地区精细化气温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639和欧洲中心细网格的气温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及相应时段内研究区各镇街站点的实况气温建立动态预报方程,对江津地区各镇街24~72h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进行预报,为方便该模型投入业务运行使用,编制了基于数值预报模式产品的精细化气温预报软件,并在实际业务运行中取得了初步效果.对软件的初期试运行发现,软件预报较主观预报在业务评分方面有较明显的提升,对预报员主观预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4.
为克服传统基于单像素建模方法存在的缺陷,解决复杂背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将视频图像序列的空间信息引入背景建模过程中,研究了邻域更新、二维联合直方图信息熵判别、空时平滑等方法.采用引导滤波方法对视频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消除图像噪声,并保留图像中目标的边缘信息,给出了算法处理流程和实现步骤.在不同的评测数据库及现实捕获的视频图像上进行了定性及定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在目标检测准确度和完整性等指标上优于传统的同类型算法,为复杂背景环境下的运动目标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5.
以氧化石墨烯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将乙二胺接枝到氧化石墨烯表面,以Ag NO3溶液为银源,通过原位还原方法制备了石墨烯载银复合抗菌剂,并采用正交试验对乙二胺载银复合抗菌剂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根据其实验结果,对石墨烯载银纳米复合材料中改性时间、乙二胺含量、络合时间对纳米复合材料中银含量的影响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6.
为了制得插层型或剥离型的聚合物/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对微晶白云母分别进行热活化处理、酸浸处理和硝酸锂处理,再利用溶液搅拌法,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插层剂,对其进行有机化改性,并对改性后的微晶白云母进行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及红外光谱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成功插入到微晶白云母中,使微晶白云母的层间距从原始的1. 02 nm最大扩大到2. 99 nm.  相似文献   
127.
SCR(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催化剂容易发生钙中毒而导致其催化活性下降.将商业SCR催化剂浸渍在3种不同前驱体溶液(Ca Cl2、Ca(NO3)2和Ca SO4)中进行了钙中毒研究.采用脱硝催化评价装置、X射线衍射分析(XRD)、氮气吸脱附分析(BET)和氨气吸脱附分析(NH3-TPD)等对中毒后的催化剂和新鲜催化剂进行了催化活性、酸性位酸量、比表面积与孔结构等测试.结果表明,经过3种前驱体溶液中毒处理的催化剂,其活性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其中Ca Cl2和Ca(NO3)2主要中和催化剂表面较强酸性位点;而Ca SO4是通过中和催化剂表面较强酸性位的同时,会堵塞催化剂表面孔道,引起SCR催化剂比表面积、孔体积下降.Ca Cl2和Ca(NO3)2导致的催化剂总酸量下降及Ca SO4导致的催化剂比表面积下降与前驱体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满足指数衰减模型.  相似文献   
128.
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同轮伐期对人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为从经济视角科学确定人工林的合理轮伐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短(7a)、中(13a)、长(21a)轮伐期的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轮伐期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Stand volume,SV)、营林成本、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和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进行分析,揭示不同轮伐期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的蓄积量持续增长,7a、13a、21a轮伐期的蓄积量分别为144.95m~3/hm~2、346.97m~3/hm~2、553.69m~3/hm~2。随着轮伐期的延长,巨尾桉人工林净现值不断增加,在12a时达到最高值(30 297.61元/hm~2),之后逐渐降低,7a、21a轮伐期的净现值分别为17 239.86元/hm~2、22 008.59元/hm~2。内部收益率在13a开始趋近峰值(53.32%),明显高于7a时的39.29%。【结论】在南亚热带,巨尾桉人工林的轮伐期确定在13a左右较为适宜,既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可大幅提升蓄积量。  相似文献   
129.
逆转座子长散布核元件-1(LINE-1)是一种跳跃基因,约占人类基因组的17%。LINE-1采用"复制-粘贴"的方式,以RNA为媒介,在基因组中进行转座易位。一般地,细胞中LINE-1的转座活性受到严格调控。而在肿瘤细胞中,LINE-1异常活化,以逆转座依赖或非依赖的方式,影响基因组的稳定性:前者可以改变靶基因表达、引起染色质重排或协助其他转座子(如SINEs等)进行转座;后者为表观遗传的方式,通过产生内源的调节性RNAs、形成LINE-1嵌合性转录、形成新的剪切位点或启动位点来改变临近基因的表达等。本文主要介绍LINE-1的组成及其转座活性调控,并讨论LINE-1转座在肿瘤中的功能,以期为LINE-1的深入研究、肿瘤的形成机制及治疗探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不同林地清理方式下不同培肥措施对植物多样性的作用规律,为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两种不同林地清理(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和3种不同培肥措施(加炭C、加氮N和套种绿肥)处理试验,比较研究不同林地清理和培肥措施的独立和交互作用对桉树人工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4年后,火烧清理林地的物种丰富度显著低于人工清理林地(P0.001);两种清理方式下加C、加N和套种绿肥均明显改变植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但优势种保持不变,均为蔓生莠竹、弓果黍、小花露籽草和五节芒(套种绿肥中的小花露籽草除外),显著降低植物多样性指数(包括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两种清理方式各处理林下植物功能群谱完全相同,均表现为禾草植物木本植物蕨类植物藤本植物杂草植物入侵植物;两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火烧清理和人工清理条件下,加C、加N、套种绿肥处理均极显著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林地清理方式与不同处理的交互作用也对林下植物多样性指数产生极显著的影响。【结论】火烧和人工清理林地及加C、加N、套种绿肥等培肥措施对林下植物多样性存在显著影响。从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视角出发,在桉树人工林的经营中应尽量减少加C、加N和套种绿肥等培肥措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