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3篇
系统科学   58篇
丛书文集   22篇
教育与普及   27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6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残留农药污染危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农药、化肥是目前农业增产的主要依靠,由其引起的残留污染对人的健康危害已上升为重要问题,只有在政府的倡导下,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下,公众的支持和参与下,方可逐步降低农药残留污染,改善环境,提高人类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2.
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制备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CC等装置所产少量丁二烯对 C4馏分的进一步加工利用有很大妨碍 ,采用选择加氢除去丁二烯是经济可行的办法 ,因此 ,对催化剂的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必要性 .文中简要介绍了丁二烯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历史和现状 ,分析了丁二烯催化加氢的反应机理 ,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催化剂载体、活性前身物、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和后加工过程对催化剂物性和催化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指出 Pd基双金属催化剂是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 .  相似文献   
53.
纳米 SnO2 基 CO 敏感元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沉淀法制备了SnO2纳米粉体,并制作了烧结型的CO敏感元件,考察了掺杂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及烧结温度对敏感元件灵敏度的影响,为获得性能良好的CO气敏元件,需要最佳的制备方法和最好的掺杂剂。  相似文献   
54.
研究了海嘧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观察了海嘧啶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粘附肿瘤细胞的功能以及对红细胞膜及肿瘤细胞膜上唾液酸的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海嘧啶可以提高荷瘤小鼠抗肿瘤免疫功能,提高红细胞膜上唾液酸的含量,而使肿瘤细胞上的唾液酸含量降低.这可能其抗肿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5.
水稻恶苗病菌发酵赤霉素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水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8763”作为出发菌株,经菌种分离纯化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后发酵 9d,赤霉素的效价达到 2.190g/L,比原出发菌株提高了4.3%,获得了赤霉素的结晶。还研究了影响赤霉素发酵的多种因素,包括发酵培养基中主要原料的最佳用量,初始pH;通气量,以及添加氨基酸对产品效价的影响,对赤霉素发酵全过程的生化曲线分析表明;赤霉素合成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量合成阶段,碳源是决定赤霉素效价高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6.
57.
58.
陪美国“硬撑”的有&"个国家,可大多数国家只是象征性地参与。法国、德国、俄罗斯至今不承诺向伊拉克派兵,也几乎没有穆斯林国家的参加。  相似文献   
59.
MinD蛋白是一种普遍存在的ATP酶, 在真细菌、古细菌以及植物叶绿体的分裂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在已研究过的4种绿藻(Mesostigma viride, Nephroselmis olivacea, Chlorella vulgaris, Prototheca wicker-hamii)中, MinD基因均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 但在拟南芥中, MinD基因由核基因组编码, 其蛋白定位于叶绿体并参与叶绿体分裂的调控, 说明在高等陆生植物中, MinD基因已经转移到核基因组. 然而, 对于在质体进化过程中MinD基因从叶绿体转移至核的机制还不清楚. 我们从单细胞绿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衣藻)中鉴定了一个核编码的MinD同源物CrMinD, 其在野生型大肠杆菌(E. coli)中的过表达会抑制细胞的分裂并导致丝状细胞的形成, 表明植物MinD蛋白在进化上的保守性. CrMinD-egfp在烟草和拟南芥中的瞬时表达确认了CrMinD蛋白在调节叶绿体分裂中的作用. 在已公布的所有陆生植物质体基因组序列中, 没有发现MinD的同源物, 说明MinD基因从质体转移至核这一事件在进化出陆生植物以前就已经发生了.  相似文献   
60.
高阶累积量是抑制有色噪声的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分析跳频多址信号,提出了高斯有色噪声背景下的一种基于峭度的跳频盲多用户检测算法,它几乎不需要任何关于有色噪声的先验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该多用户检测算法收敛速度快,输出信干比较高。抗多址能力大大优于传统的子空间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