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9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10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21.
从病烂的海洋植物中分离到一株高产纤维素酶的菌株TX-12,革兰氏阴性,经鉴定为噬纤维菌属(Cellulophaga sp.)中的一个种.该菌株在温度25℃、培养基起始pH 8.0条件下培养56 h产生碱性纤维素酶活力高达354.8 U/mL.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TX-12产生的纤维素酶最适反应pH值为8.0,最适反应温度为60℃,在0~100℃酶活均能保持最高酶活的70%以上.酶液在100℃时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Fe2+、Cu2+、Mn2+对酶反应有一定促进作用,Hg2+和Pb2+对酶反应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2.
位置相关查询是数据库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重点研究了无线广播环境下路网最近邻查询(NN)处理问题。对一个给定的路网结构及路网上分布的数据对象,构造对应的路网Voronoi图(NVD),并在NVD图的基础上构建路网D树索引结构。然后,将路网D树索引结构线性化以支持无线广播环境下路网NN查询的处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路网NN查询处理算法。模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23.
陈凤华  张聪  房明磊 《广西科学》2008,15(3):254-256
利用新的曲线搜索方法,提出一种解决无约束优化问题的记忆拟牛顿算法,给出该算法全局收敛的条件并进行数值实验.新算法由曲线搜索确定迭代步长,搜索方向用到当前迭代点信息的同时还用到上一次迭代点的信息,而且搜索方向与迭代步长同时确定,是一种有效的算法.  相似文献   
124.
针对磷虾群算法和量子进化算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量子磷虾群融合算法(quantum krill herd fusion algorithm, QKH)该算法通过采用双链实数编码量子磷虾位置,加快收敛速度,避免量子观测的随机性和复杂性;通过利用动态调整的量子磷虾群旋转门更新磷虾位置,提升收敛精度,提高量子旋转相位的确定效率;通过改进的量子全干扰交叉策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提升优化效率。通过经典测试函数验证了所提算法的优势。建立了QKH-BPNN空调负荷预测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5.
选用3种纤维(聚酯纤维、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对AC-13沥青混合料进行改性。通过半圆弯拉试验同步结合图像散斑技术,研究纤维沥青混合料抗裂性能。根据混合料预切缝处的速度、裂纹演化趋势以及应变,探寻纤维沥青混合料裂缝起裂、发展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的添加可以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柔性指数,延缓混合料峰值荷载拐点出现的时间,全场应变可以较为高效地反映纤维沥青混合料横向和竖向的裂纹发展规律。半圆弯拉试验力学指标(柔性指数)与图像散斑技术指标(第I阶段速度变化率和转折点1的时间)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对于沥青混合料开裂阻滞作用,依次为玄武岩纤维优于玻璃纤维、聚酯纤维。  相似文献   
126.
地震动荷载作用下,由于“群桩效应”,群桩基础表现出不同于单桩的动力时程响应规律.通过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选取强度均为0.35g人工合成的5002波、5010波,以及典型的Kobe波、El-Centro波,探明嵌岩群桩基础的动力时程响应规律及基频损伤情况.振动台试验结果表明,地震波频谱特性对嵌岩群桩基础的各动力响应参数具有显著影响;El-Centro地震波作用时嵌岩群桩加速度峰值较大,桩顶峰值出现时刻较为滞后;Kobe波作用下,桩顶水平相对位移、弯矩峰值较大,但在El-Centro波时均出现最早;弯矩峰值均没有超出其抗弯极限承载力,且基频未发生明显变化,说明强震作用下群桩基础未发生损伤破坏;因此,可通过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波对嵌岩群桩的抗震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并提出相应工程建议.  相似文献   
127.
为研究纤维网格高延性混凝土(TRHDC)加固砖柱的受压性能,进行了8组砖柱的受压试验;基于各试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和加固面层横向拉应变,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偏心距、纤维网格种类和层数对加固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TRHDC面层能够提高砖柱的整体性,改善其脆性破坏特征;砖柱承载力随玻璃纤维网格层数的增加而增大;由于碳纤维织物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其约束效果优于玻璃纤维网格高延性混凝土;TRHDC面层的约束效果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降低. 评估了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和相关文献中的分析模型在预测TRHDC加固砖柱抗压强度及应变方面的适用性,理论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