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1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71.
本实验用摄像法记录了一种特殊的管嘴出流形态,考察了这种变化的影响因素,初步分析了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72.
分析了HLA联邦回放技术及其重要作用,研究了与通用HLA联邦回放相关的应用需求、技术指标及实现方面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可通用的HLA联邦回放方法,应用该方法开发了通用的HLA联邦回放工具,对其运行效率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并讨论了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及教训。该方法运行效率高,适于对回放速度要求高的应用领域,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73.
对1946年以来海上搜寻规划方法的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分别从搜索理论、经典搜寻规划方法、计算机化的经典搜寻规划方法以及基于蒙特卡罗技术的计算机仿真方法等方面对海上搜寻规划系统做较深入的介绍,分析和比较一些海上搜寻规划系统的原理和优缺点,最后,对海上搜寻规划系统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74.
张新宇 《广东科技》2013,(14):41-4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普及,计算机网络技术越来越多的在各个领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各种信息资源陈杂,网络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必须的一种基础设施,而就在这种条件下,越来越吸引人们眼球并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发展到如何的高度,而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这些年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普及,人们的各种信息都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得到,以至于很多诈骗的事件频发,技术的发展同样给人们的信息安全带来了隐患。针对这一点,就JTJ023-85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75.
本文对1 kHz激励横向射流对超声速混合中大尺度结构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激励射流可以有效地刺激射流剪切层,使大尺度结构提早形成,对混合有积极影响,使主流和射流充分混合。  相似文献   
76.
分析了利用面阵凸折射微透镜来增大红外凝视焦平面成像器件的填充系数,进而提高信噪比以改善器件光电响应特性的物理机制,讨论了引入凸折射微透镜阵列对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空间分辨率、探测率D*和红外响应均匀性等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7.
针对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的多属性群决策问题,为了更好地反映多位专家的评价信息对于不同属性的偏好程度,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新的属性偏好关系。基于考虑专家评价信息之间的差异程度,提出了差异度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首先,对多个专家的评价信息进行汇总,通过计算不同方案之间与不同属性之间的差异度,进而获得所有专家对于每个属性的偏好程度。其次,文章研究了在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解决多属性群决策问题的ELECTRE Ⅲ方法,通过计算方案之间的一致性指数与不一致性指数,构造方案间的级别优先关系,从而对备选方案进行综合排序。最后,通过绿色供应链供应商选择的算例分析及概率不确定语言环境下的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验证了该环境下ELECTRE Ⅲ方法的适用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8.
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乙醇为溶剂,无需外加任何催化剂,用3-(2-溴代乙酰基)香豆素、硫脲和芳香族甲醛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12个香豆素噻唑腙类化合物,其中8个化合物是首次报道.反应微波功率为150 W,反应时间15-20 min,产率60%-86%,对合成的新产物进行了熔点、1H NMR、13C NMR和HRMS表征.考察了化合物3g、3j和3l对Cu2+的识别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考察化合物3l对13种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发现化合物3l对Cu2+、Co2+和Ni2+表现出良好的UV-Vis及裸眼识别能力.滴定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3l与Cu2+形成了1∶1型配合物,3l与Co2+和Ni2+均形成了2∶1型配合物.当pH值为3时,化合物3l可选择性识别Cu2+.  相似文献   
79.
为研究船舶横摇对行人疏散速度的影响,通过计算行人在横摇运动空间中不同维度的受力,依据实时更新的横摇角度和角速度,建立一种考虑船舶横摇运动的三维动态社会力模型。以横摇幅度和横摇周期为变量,设置多场景的仿真实验,计算行人平均运动速度和疏散时间,分析不同横摇状态下的行人运动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静态倾斜,船舶横摇进一步导致行人移动速度衰减及疏散进程延缓,随着横摇幅度增大,行人速度不断降低,横摇幅度超过15°后,疏散时间迅速增加;增大船舶横摇周期对疏散过程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可以有效提升人员行走速度,减少疏散时间,但其影响程度仍与横摇幅度有关;在相同横摇幅度情况下,当横摇周期达到10 s及以上时,疏散效率可以显著提高。研究结果可为设计人员提升船舶安全性和管理者制定人员疏散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