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系统科学   6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21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确定泥页岩粘土矿物组分的新方法及对钻井液性能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气井钻进过程中,水敏粘土矿物是泥页岩发生水化失稳的主要因素。依据粘土矿物各组分对粘土矿物的放射性贡献不同,在对西部某油田志留系泥页岩岩屑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确定了粘土矿物组分与伽马能谱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可方便、准确地确定研究井所在地层水敏粘土矿物组分的分布情况,且该井的钻井液使用情况可用来指导邻井对应地层钻井液体系的优选,防止了井壁水化失稳,有效保护了储层。  相似文献   
52.
进行水平井段旋转钻进时钻头侧向力的试验研究,并将钻头侧向力分解为方位力和井斜力,以这两个力的变化规律为基础,对待钻井的钻进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随着钻压和转速的增加,方位力和井斜力的变化规律不同,增加钻压,两个力波动的频率变小,波动的能量变大,但方位力的波动频率大于井斜力的波动频率,方位力的波动能量小于井斜力的波动能量;增加转速,方位力的波动频率变大,波动能量几乎不变,井斜力的波动频率变化不大,但波动能量变大;在实际的钻进过程中,为避免"方位漂移"现象的加剧,建议使用较低钻压或者高钻压钻进;为避免井斜加剧,建议使用低钻压和低转速钻进。  相似文献   
53.
基于应变的热采井套管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基于应变的热采井套管设计方法,确定基于应变的设计准则,通过建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热采井多轮次生产过程中应力和应变变化规律,并以胜利油田A井为例进行实例设计。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密切结合热采井"注-焖-采"生产过程,可考虑多轮次循环温度载荷对套管的损伤程度,通过计算多轮次生产条件下套管上的累积塑性应变,依据热采井生产轮次要求及应变准则,科学灵活地设计套管,可以为热采井套管柱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4.
一个连通图的维纳指标定义为它的所有不同顶点对之间距离的和。给出图的两个变换以及计算这两个变换下新图维纳指标的公式,借助这两个变换刻划所有给定度序列的毛毛虫图中具有最小维纳指标的图。  相似文献   
55.
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圈闭样式与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构造单元解剖与物理模拟,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隐蔽性断层的成因及圈闭样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NE向基底断层在古近纪复活时与区域拉伸方向呈小角度相交,存在基底断层连续断开型、雁列状正断层型、连接断层型和断续分布斜拉断层型等4种复活方式,进而在北斜坡、吴堡断裂带和真武断裂带形成具有不同展布特点的隐蔽性断层与断控圈闭样式;针对隐蔽性断层的特点,通过采用加入地层倾角、方向调节和滤波分析的相干体技术,可以有效识别隐蔽性断层的存在,并利用随机测线扫描落实断层的产状;应用该套技术可以有效地识别高邮凹陷的隐蔽性断层,发现大量的隐蔽断块油藏,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56.
注液速率及压裂液黏度对煤层水力裂缝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注液速率及压裂液黏度是煤层气井压裂设计中两个重要的可控参数,其不仅影响水力裂缝起裂压力及压裂施工压力,而且控制水力裂缝形态。采用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大宁-吉县地区天然煤岩,基于试验室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注液速率及压裂液黏度对水力裂缝形态及施工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注液速率及压裂液黏度较小时,主裂缝与分支缝连通形成沿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复杂裂缝网络系统;随着注液速率及压裂液黏度的增加,水力裂缝复杂程度降低,形成平直单裂缝。提高注液速率或压裂液黏度会增大施工压力。对注液速率及压裂液黏度进行合理控制,可先在井筒附近生成平直裂缝,后在远离井筒处生成复杂裂缝网络,有利于增大煤层气单井排采体积。  相似文献   
57.
滑套固井压裂起裂压力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裂压力高是滑套固井压裂面临的主要问题。根据滑套固井压裂的特征,建立地应力条件下滑套固井压裂计算模型,运用有限元法及岩石抗拉强度准则计算起裂压力,通过长庆油田桃X井的实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水平地应力差及端口方位角是滑套固井压裂起裂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水平地应力差的增大,起裂压力降低,端口方位角增大时,起裂压力增大;地层岩石的弹性模量对起裂压力有较大影响,随着地层岩石弹性模量的增大,起裂压力增大;水泥环厚度对起裂压力的影响规律与水泥环和地层的弹性模量有关,当地层弹性模量大于水泥环弹性模量时,起裂压力随水泥环厚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地层弹性模量小于水泥环弹性模量时,起裂压力随水泥环厚度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8.
流体敏感性损害对页岩纳米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页岩流体敏感性损害试验和液氮吸附试验研究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在流体矿化度和pH值变化时岩石渗透率和纳米孔隙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经流体损害后,速敏、盐敏和碱敏损害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强到强;页岩微孔和中孔分布并不均匀连续,孔径为1~30 nm,以0.3和3.8 nm分别为峰值的双峰分布;盐敏损害对岩石纳米孔的影响较小,碱敏损害使页岩孔喉直径减少13.20%,比表面积增加32.85%,同时产生大量1 nm孔隙,孔径分布由损害前的双峰状改变为三峰状分布;流体对岩石的溶蚀作用及新矿相的生成是页岩产生盲端微孔和连通微孔阻塞的原因。  相似文献   
59.
研究小波阈值法和奇异值分解法,分析最大分解层数、阈值函数、小波基函数的选取以及窗长和保留奇异值个数等参数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小波与奇异值分解相结合降噪检测信号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信号作小波分解,再对小波分解系数作奇异值分解,最后通过阈值法保留小波系数并重建降噪信号,利用重建信号进行信号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更好地区分信号和噪声,获得更好的降噪和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60.
针对事务库发生变化后关联规则的更新问题,讨论了一种只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关联规则更新其前件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关联规则各组件间的依赖关系及其不确定性,进而建立描述其中所蕴含不确定性知识的贝叶斯网模型(称为规则贝叶斯网),并提出了基于Gibbs采样的规则贝叶斯网近似推理算法,从而实现关联规则的更新.实验结果表明,作者提出的基于概率图模型的关联规则前件更新方法具有高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