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系统科学   21篇
丛书文集   3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综合类   10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对卧龙大熊猫研究中心圈养的19只大熊猫在5min间隔发生的行为进行了全年统计,我场饲养的大熊猫的多数行为的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呈现双峰现象,文中还描述了性别、年龄的行为差异。  相似文献   
102.
以胂ylid试剂为重点简要介绍了在基础有机化学中较少见的胂、硒、碲ylide试剂及其典型反应,揭示其在有机合成中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103.
通过二语写作元认知情况问卷调查、非限时性作文、访谈、有声思维、日志和个案研究等方法对元认知能力与医学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写作水平关系进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元认知能力是影响学习者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有待提高,并验证在写作教学中加强元认知能力训练是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必要和有效途径。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对医学院校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英语写作元认知能力的介入性研究,并通过前测、后测等有效数据分析其切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4.
阴离子交换树脂异相催化合成溴代十二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验研究了溴代十二烷的异相催化合成(反应是以十二醇和氢溴酸为原料,在预处理后的717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的)。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及醇酸比等因素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一类非匹配不确定高阶非线性系统的跟踪控制问题。基于自适应增加幂次积分递推设计方 法,利用基神经网络的逼近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增加幂次积分动态面设计方法。在每个子系统中, 采用双极Sigmoid函数设计期望虚拟控制律,保证了其可导性;引入一阶滤波器,避免了对期望虚拟控制律的微 分。仿真实例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够保证闭环高阶非线性系统的状态量和跟踪误差半全局一致终结有界。  相似文献   
106.
信用作为一个法律概念具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罗马法时期,信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法律义务,与第三人的静态关系并不大.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在地域上不断扩大,相应地信用也具有了新的内涵.信用的财产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最显著的特征.信用具有经济性评价与一般民事主体的信赖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07.
108.
109.
利用激光光梯度力破坏雾霾粒子的力平衡体系从而加速雾霾沉降的新机理,搭建了模拟动态雾霾的实验舱。通过向悬浮的雾霾粒子辐射激光的方式验证了激光消除雾霾的可行性。大气中的雾霾粒子由于受到曳引阻力、范德瓦尔斯斥力、旋转升力等的作用,处于稳定的网状力平衡状态。激光与雾霾粒子的相互作用过程即为利用激光光梯度力俘获电介质粒子的过程。当激光产生的光梯度力打破雾霾粒子所处的平衡状态时,激光对雾霾粒子的捕获能力大于大气的悬浮能力,雾霾粒子便会脱离原有的力平衡体系而坠落。实验数据表明,功率为2.6mW的氦氖激光器产生的光梯度力足以打破直径分别为0.3、0.5和1.0μm的雾霾粒子原有的力平衡体系。激光开启时,实验舱内粒子浓度急剧衰减,衰减速率明显高于粒子的自然衰减速率,成功达到了加速粒子沉降的目的。实验结果还表明,烟雾粒子粒径越大沉降的效果越明显。这种治理雾霾的新机理对净化大气、消除工厂粉尘以及对人们的健康生活、经济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0.
邱士可  杜军  马玉凤  王超 《河南科学》2019,37(9):1496-1502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个方面对农业地表自然资源进行测度,分别在地形地势、土壤分布、水文条件、农业气候资源、自然地块分布、土地资源分布、耕地压力、承载力8个方面选取16个因子作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指标,并确定每一指数的计算方法.通过指数栅格加权计算方法,综合评价出区域农业资源分布特征与利用程度,明确农业地表自然资源的优劣势及开发潜力.评估结果表明,河南省黄淮平原地表自然资源综合评价良优等级占区域总面积的83.19%,空间分布呈现南北差异明显、中部交错分布的空间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