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71篇
系统科学   60篇
丛书文集   97篇
教育与普及   8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5篇
现状及发展   9篇
综合类   229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54篇
  2009年   155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2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1篇
  1954年   8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解不同CFRP布粘贴层数L形柱的力学性能,本文利用有限元理论进行模拟试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FRP布粘贴层数对提高试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CFRP布粘贴层数越多,异形柱达到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变得越缓慢;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多,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都具有提高作用。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受拉区的CFRP布粘贴能提高构件受拉区的抗拉能力,延缓受拉区钢筋过早发生屈服而引起整个试件的破坏,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82.
双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信号由第二代地面激光干涉仪引力波探测器Advanced LIGO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开启了探索宇宙的一个崭新的窗口.伴随着Advanced LIGO科学运行期的继续运行,以及未来几年其他第二代探测器,例如Advanced Virgo,LIGO-India的陆续建设和投入使用,将有越来越多的引力波信号被探测到.最新的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被探测到,极大地丰富了引力波天文学的科学内容,人类进入全新的多信使天文时代,例如:提高引力波源及其宿主星系空间位置精度估计,确定引力波源的红移、破除引力波模型中的简并参数,确定引力波事件前身天体的物理环境以及其产生的物理机制、测量宇宙学参数等等.由于引力波探测器的定位能力较差(Advanced LIGO~十至几百平方度),探测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对大视场高能观测设备提出了迫切需求.爱因斯坦探针具有大视场、高灵敏度、全天观测、快速指向能力和数据下传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其大视场和高灵敏度,为引力波事件电磁对应体的探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观测平台.爱因斯坦探针的成功运行,将促进引力波天文学和引力波宇宙学的发展,并且使我国在引力波源的电磁波对应体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的地位.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解析硅藻土对甲醛分子的吸附能力,阐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试分析硅藻土吸附剂对溶液和蒸汽中所存在甲醛分子的吸附作用,考察对比蒸汽环境中甲醛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硅藻土的引入导致甲醛溶液浓度不降反升,而在蒸汽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增长,与甲醛溶液初始浓度大致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对硅藻土的甲醛吸附能力影响显著,在相对湿度11%条件下,硅藻土的24 h甲醛吸附量达到最高值.结论溶液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分子并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吸附,而在蒸汽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的吸附过程首先是水蒸气在样品表面的物理吸附,而甲醛分子则溶解于样品表面的外层吸附水中.  相似文献   
84.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其出湖泥沙变化过程影响着湖泊演变和江湖关系调整.基于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长时间序列的水文数据,利用百分位数、变差系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洞庭湖出湖输沙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洞庭湖出湖泥沙在1951—2015年可分为1951—1970年、1971—2002年和2003—2015年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表现为下降趋势,2003—2015年年均输沙量则呈上升趋势;出湖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1951—1970年主要集中于3—12月,1971—2015年主要集中于3—8月,但2003—2015年输沙量峰值由1951—2002年的4月推迟至5月;出湖输沙量周期表现为44年和24年的全尺度周期震荡.从径流、水利工程建设和湖盆冲淤的角度分析洞庭湖出湖输沙量的变化原因,发现:出湖径流是造成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主周期模式的重要原因;荆江裁弯工程是导致1971—2002年洞庭湖出湖输沙量大幅减少的根本原因;随三峡工程运行,洞庭湖2003—2015年多年平均出湖输沙量相比于1971—2002年减少了30.1%;此外,洞庭湖湖盆由淤积转为冲刷,导致洞庭湖出湖输沙量在2007年之后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5.
在5℃低温胁迫下,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0.5,1.0,1.5,2.0,2.5,3.0,3.5 mmol/L)处理菌草幼苗,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研究水杨酸对菌草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处理能显著影响菌草的POD活性、MDA和相对电导率,其中,用2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最显著,与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用1.0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菌草的丙二醛含量,用1.5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菌草的相对电导率。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用1.0 mmol/L至2 mmol/L水杨酸处理能提高菌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能提高菌草的抗冷能力。  相似文献   
86.
基于棉纺开松机、梳棉小样机、并条小样机、粗纱小样机、细纱小样机的结构示意图及其设备特点,比较它们的应用性,研究得到该套设备开松除杂较差,对纤维损伤严重,但对纤维的可纺性能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为纺织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进行试纺小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对痛风立消化合物的制剂基质进行筛选,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该化合物制剂基质的最优处方。最优处方比例为:药料质量之比1∶10,壳聚糖5%,乙醇百分比25%。采用筛选后的最优处方制得的制剂释药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8.
将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和植物激素茉莉酸通过一步法偶联到表面修饰氨基的Fe3O4纳米颗粒表面,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荧光信号、磁响应性能和特异性标记植物原生质体中茉莉酸受体的多功能磁性荧光纳米探针. 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探针保持了CdTe量子点荧光性能,具有荧光强度高,适用体系的pH范围宽,抗光漂白性能好等优点. 磁响应及磁滞回线测试充分说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使用该探针对绿豆原生质体中茉莉酸受体进行成像,结果表明,该探针对茉莉酸受体具有选择性标记的功能,茉莉酸受体主要存在于原生质体膜上. 该标记方法简单方便,能为茉莉酸信号转导研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89.
90.
以滇池湖滨带的6个湿地公园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旅行费用法(TCM)中的旅行费用区间分析法(TCIA)评估它们的游憩价值.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了相关数据,并使用三次方函数对游客的旅游意愿需求曲线进行了拟合,以估算游客的消费者剩余.综合统计分析得出的旅行费用、时间机会成本和消费者剩余,可以得出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此外,还分析了影响湿地公园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以及公园管理模式对游憩价值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在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捞渔河、海东、海埂、东大河、西华和古滇精品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分别为4 349.43、4 763.88、11 387.88、721.06、454.07万元和54 630.97万元,6个湿地公园的总游憩价值为7.63亿元.影响游客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月收入、对花草树木满意度和对服务设施满意度.同时,公园的管理模式影响游客到湿地公园旅游的偏好,进而影响湿地公园的游憩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