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1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01.
本文研究了羊草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主要结论如下:(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孢子为平面型,单核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它们之间有明显的细胞壁,对PAS染色和苯胺兰染色诱导荧光均呈负反应,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细胞内贮藏丰富淀粉粒,(2)药璧发育为单子叶型,绒毡层细胞属分泌型,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细胞具一或二核,在单核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有向花药腔肥大增生和绒毡层细胞互相融合形成变形绒毡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2.
对中间锦鸡儿花柱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1)表皮韭旬整齐,外切向壁加厚,具厚的角质层,细胞内赢在的淀粉颗粒;2)成熟花柱的通道细胞分泌面的细胞壁无传递细胞结构,但细胞壁厚且具角质层。分泌物开始溢出时角质层破裂和消失,细胞壁保留薄的一层,通道细胞内含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中有许多内质网、线粒体及少量质体;3)花柱的表皮与通道细胞之间为多层典型的薄壁细胞,细胞质内含少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内质网  相似文献   
103.
本文报道小孢子发育和雄配子体形成过程中绒毡层的变化.有下列四个主要特点:1)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质体和小泡丰富,并出现前乌氏体;2)四分饱子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产生大量粗糙内质网;3)单核花粉粒时期,绒毡层细胞质中内质网消失,出现大量多泡体,并在多泡体中的小泡内沉积电子致密物;4)解体的绒毡层细胞质中含有脂体、脂滴、乌氏体、微粒体等细胞器.处于单核花粉粒时期的雄配子体,在细胞中央的细胞质中含有高尔基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而在靠近细胞壁的细胞质中粗糙内质网发达,同时还有丰富的质体和线粒体.  相似文献   
104.
小孢子形成为同时型,小孢子在一个四分体中的排列为辐射(两侧)对称。药壁由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所组成;成熟时仅由表皮和纤维层所组成;药壁的特点为中层一层和腺质(分泌)绒毡层。花粉粒为三角形和具三孔沟的,释放时为2细胞。大孢子的孢原为1—2个细胞,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功能。胞质分裂横向,大胞子排列是“直线型”,四分体中合点端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单核胚囊经过三次有丝分裂形成成熟胚囊(雌配子体)。沙枣的胚囊为蓼型(1卵器,3反足细胞和一个2核的中央细胞)。  相似文献   
105.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Gls)最初在神经组织中发现,以后又在脊椎动物非神经组织的细胞膜上被检测到。文献[1]报道Gls能影响Ca~(2+)的跨膜流动,并且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3(单唾液酸乳糖神经酰胺)对人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有一定的作用。虽  相似文献   
106.
本文首先提出感应钢包炉的等效电路,而后从感应钢包炉的空载、负载和漏磁场的边值问题出发,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这三种场,由此分析了等效电路中的各参数及性能的计算方法;其中在计算包壳中的涡流损耗时,利用了对偶有限元法.  相似文献   
107.
基于小波域的加权分形图像编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图像小波分形混合编码的解码过程.提出了一种对小波树进行加权处理、然后进行分形编码的方法.经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有效的编码方法,在相同压缩比率下提高了重建图像的峰值信噪比PSNR.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应用石腊切片法和组织化学方法对羊草的胚乳发育以及颖果发育过程中淀粉的累积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羊草的胚乳发育为核型。游离核分裂的方式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椭圆形胚期,胚乳开始细胞化,细胞化顺序从珠孔端到合点端。首先游离核之间出现成膜体,经细胞板产生初始垂周璧,经过一段“开放细胞”时期,以后形成平周壁。羊草胚乳细胞增生无形成层状结构存在,各层细胞均可分裂。在珠孔端的胚乳细胞中见到核穿壁现象。子房壁内淀粉的积累从胚囊成熟期开始增长,到二细胞原胚期达到最高峰,以后随胚乳淀粉的积累而下降。最后胚成熟时子房壁组织解体。中央细胞中不含淀粉,受精后初生胚乳核周围出现大量淀粉,游离核时期淀粉消失,单层细胞的胚乳内淀粉重新出现,以后淀粉含量迅速上升。珠心、珠被、反足细胞都不含淀粉。宿存助细胞具丰富的淀粉。  相似文献   
109.
采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消减法及光切割法对核黄素激发三重态单电子氧化寡聚核苷酸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UVA光照下,作为内源性光敏剂的核黄素能够高效切割端粒DNA单链及端粒酶RNA亚基用于合成端粒DNA的模版区,从根本上阻断端粒酶维持癌细胞端粒DNA长度的反转录过程,促使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0.
对等温条件下垂直上升管内气泡的总体平衡(population balance)建模,提出了一种平均气泡数密度(ABND)方法.通过将平均气泡数密度传递方程引入到商业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ANSYS CFX10中来体现气泡的总体平衡.对湍流驱动下气泡自由碰撞以及湍流涡旋携带下撞击引起的气泡聚并和破裂效应采用Hibiki和Ishii提出的气泡聚并和破裂模型.对气泡流动中的基本变量:局部气含率和液体速度沿径向的分布进行了预测,并与Liu和Bankoff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预测结果和实测数据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证明了平均气泡数密度方法对气泡流动建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