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23篇
丛书文集   13篇
教育与普及   37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2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为研究铝蜂窝夹芯三明治结构的弹道防护特性,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速度在100~250 m/s之间的弹道冲击实验. 研究了在不同冲击速度、面板厚度、芯层密度和弹丸头部形状等条件下,该结构的能量吸收特性和弹道极限. 结果表明,铝蜂窝夹芯能有效提高三明治板的抗弹能力,并且对高速弹丸防护能力的提高作用更加显著. 在弹速相同的条件下,结构对平头弹丸的能量吸收低于圆头和尖头弹丸.  相似文献   
82.
一种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新型的云计算与对等计算融合模型Cloud-P2P,提出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 该机制充分利用海量终端的计算能力,将针对大规模病毒报告的分析任务进行有效分割,并通过移动Agent有序部署到服务器端和终端节点上执行,从而有效降低服务器端的负载,提高系统的处理效率. 详细阐述了Cloud-P2P融合计算模型、基于移动Agent的任务部署与执行点选择机制以及基于Cloud-P2P计算架构的大规模病毒报告分析机制和原型系统,并从负载平衡、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性能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机制具有良好的理论与实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3.
试验通过测定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紫外光照射后,浮萍的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大小来探究一下UV-B辐射增强对浮萍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可能产生的影响.实验设置5个辐射强度,结果表明:在辐射梯度范围内,过氧化氢酶符合低促高抑效应;短时间UV-B辐射处理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弱,而较长时间紫外辐射处理后POD活性有所增加,并在辐射处理20h后达到一个峰值,这可认为是浮萍适应UV-B辐射胁迫的一种策略行为,最长辐射时间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又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4.
针对由实际遥感地物类型难以确定导致的多光谱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结合最小描述长度(MDL)准则的EM变化检测方法。首先,采用主成分变换与相关系数融合法相结合的方式构造差异影像;其次,利用分支数为k的高斯分布混合模型对差异影像进行建模,并利用MDL-EM算法自适应估计模型各参数;最后,利用基于统计最小错误率的Bayes判别准则确定变化检测的阈值来实现多光谱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实际遥感数据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检测方法应用于多光谱遥感影像变化检测中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85.
在内存数据库中,由于内存的易失性使得数据库的恢复较为复杂,而恢复过程涉及到I/O操作,对系统的整体性能影响很大.文章提出了一个基于日志服务器的内存数据库恢复系统,日志服务器能有效地减少内存数据库记录日志和检查点的开销;给出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日志记录过程和恢复算法;并对一些关键技术,如脏页缓冲、检查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86.
以稻草为原料,经酚化、交联和胺化后合成了季铵型木质素,并研究了其对AuCl-4的吸附性能.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和差热-热重分析(TG-DSC)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AuCl-4初始浓度、盐酸浓度和吸附时间对AuCl-4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热稳定性好且含有大量孔隙和表面粗糙的不规则块状季铵型木质素;在盐酸浓度为0.5 mol·L-1,AuCl-4初始浓度为6.0 mmol·L-1,吸附100 h时AuCl-4的最大吸附容量为3.27 mol·kg-1,在0.5 mol·L-1盐酸和1.0 mmol·L-1 AuCl-4的条件下吸附达到平衡时间为360 min.经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吸附后的AuCl-4被季铵型木质素中的酚羟基还原而以单质形态析出.  相似文献   
87.
利用PLS-VIP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变量权重寻找差异表达基因的新方法。该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从微阵列数据中抽取出核心变量(基因)。将该种方法抽取出的差异表达基因判别样本的能力和普通的PLS方法以及判别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错误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种传统方法。因此,PLS-VIP方法是一种较为合适的抽取差异表达基因并判别样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88.
张振华教授     
张振华,男,汉族,1971年生,河北藁城人。1992年9月至1996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水利系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96年9月至1999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到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2年12月晋升为教授。  相似文献   
89.
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思想,把企业内部的各个流程抽象成组件,从而得到流程之间的关系图,再利用数学模型对流程之间传递的信息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使得企业内部的流程之间的关系更清晰,能更方便地对流程之间的关系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90.
针对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概念教学进行整合问题。本文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中小学新课程标准为指引,结合教学实际,给出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课案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最后提出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中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