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34篇
教育与普及   2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6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2篇
  1946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24.
将Cariello和Tabor提出的求解不可积非线性发展方程精确解的方法推广到变系数方程的情形,并通过求解奇异流形函数的约束方程组和由标度变换引出的相似约化方程给出了变系数Burgers方程,变系数KdV-Burgers方程,变系数Newell-Whitehead方程的精确解.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研究基于多个相关领域知识体系和知识图谱,融合区块链技术理念,分析离散知识元素,可视化知识关系,进而区块化知识元素和链化知识关系,完成已有知识体系的解构和区块链化,并赋予和强化其泛化能力。【方法】结合人工智能不确定性理念和TRIZ等技术方法,将泛化能力更强的知识体系与新领域边界条件、场景特征和需求要素等深度动态融合,进而使原知识体系转化为新领域的知识要素和关系,并判断其转化效果,进行反馈和迭代,最终完成新领域知识体系构建。【结果】通过对原知识体系的解构、重塑、泛化和强化,与新领域需求相结合,跨领域知识体系迁移(解构、重构),构建适应新领域的知识体系,最终形成具有极其显著特征和广阔延展前景的网状结构的呼应设计(networkechodesign,简称NED或称蛙鸣设计)范式。【结论】为区块链技术在实体产业中的应用找到突破口,进而促进形成新的产业区块链思维,是一种能深度动态融合、有效互助互联多种前沿技术的开源的突破创新技术。  相似文献   
26.
27.
采用分形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目的地三大核心子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及旅游交通子系统)空间结构分维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实证结果较客观地揭示出各子系统之间分形支体属性暗存的数理关系,反映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内在特征.研究成果为促进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整体优化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社会媒体报道披露的金融业违规违法事件和案件层出不穷,绝大部分是银行内部工作人员所为.要提高银行员工道德风险的防控能力,除了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严肃惩戒外,更应该深化员工的风险教育工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这项工作做好了,对银行的案件防范工作将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29.
分析了线路故障时查线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在线路分支开关加装无线发射系统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0.
当普通EEPROM单元在太空中应用时,会受到辐照效应的影响,导致单元可靠性降低,寿命缩短,为此,基于0.18 μm工艺,设计出一种新型抗辐照EEPROM单元.新单元采用环形栅和场区隔离管加固结构.加固后,单元面积为9.56 μm2,抗总剂量效应能力大于1 500 Gy,抗辐照能力明显优于普通结构.为明确失效机制,基于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