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11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8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建成了处理能力为 10kg/h固体热载体快速热解法干馏(简称新法干馏)连续实 验装置。在此装置上进行了桦甸油页岩热解实验,油页岩粒度0.5—2.5mm; 页岩灰 渣是热载体,温度为700—750℃;油页岩干馏温度范围为445~524℃;热载体与原 料页岩比为3—4.油收率最佳干馏温度为490℃左右,油收率可达低温干馏试验收 率的 90%以上。干馏煤气热值 14.6—25.6MJ/m3.页岩灰渣含碳甚低。桦甸油页 岩采用新法干馏技术有一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2.
123.
本文报道泽蛙卵母细胞从腹腔进入输卵管直段之后其卵黄膜超微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输卵管直段提取物在体外孵育卵母细胞后卵黄膜结构的变化。腹腔中的卵母细胞的卵黄膜由粗大的纤维束构成。纤维束走向纵横交错。组成纤维束的纤维相互结合成致密状态。卵母细胞进入输卵管直段后,构成卵黄膜的纤维束中的纤维变成松散结合状态。用输卵管直段提取物体外孵育卵母细胞后,构成卵黄膜的纤维束部分地松散开。用Sephadex G-200分离输卵管直段提取物后,可以得到四个蛋白质吸收峰。其中第三峰洗脱液孵育卵母细胞后能使母卵细胞卵黄膜结构产生如同在直段中产生的变化。卵母细胞卵黄膜结构在直段中发生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利于精子穿越卵黄膜进入卵母细胞中。  相似文献   
124.
用铝还原含银废水中硫化银回收试剂级硝酸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价廉易得的铝作为还原剂,从含硫化银废水中制取试剂级硝酸银。这一新方法的回收率高达55%~60%,并且有生产成本低,操作简单、易于推广使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5.
研究了一类具有范数有界参数不确定的连续线性系统,在一个H∞干扰衰减约束下的鲁棒输出反馈控制问题.所得到的输出反馈控制器,对所有可客许的参数不确定,都能满足一个给定的H∞干扰衰减水平,并提供了最坏情形H∞性能指标的一个最优上界.而且还给出了一种求解最优输出反馈增益的收敛算法.  相似文献   
126.
127.
轿车内微环境空气污染状况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3款中档家用轿车,在车辆处于静止状态下,采用二次热解析-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量了汽车内部装饰材料所产生的有害物质的释放量.共定性检出33种挥发性有机物,包括烷烃(33.3%)、烯烃(12.1%)、芳香类化合物(36.4%)和其他含氧化合物(18.2%).采用气体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苯系物占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的比例在35%~50%之间,是车内污染控制中最重要的目标物质.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将约束变分问题中的泛函转化为非负泛函,利用Schwartz对称化、Lagrange乘子及最优Sobolev不等式等经典变分方法,研究了混合非线性项为质量超临界项加上能量临界或者次临界聚焦项的Schrdinger方程临界值的存在性问题,证明了临界值的存在性,并给出了临界值,为进一步研究此类方程的整体适定性和散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9.
130.
对氟苯丙氨酸(4-Fluoro-DL-β-Phenylalanine)通常被认为是苯丙氨酸的竞争抑制剂。它对恶性疟原虫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1…10^-3mol/L的用药浓度下,可以有效地损伤约氏原虫(Plasmodium yoelii)使之在形态结构上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主要是膜结构的损伤,此外还有空囊泡的出现和疟色素的变型、凝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