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5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8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7 毫秒
51.
得到了不同跳动概率比例下谢尔宾斯基地毯中生长的各向异性DLA集团的计算机模拟图,计算了其Hausdorff维数,并讨论了跳动概率比例和各向异性DLA集团结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正> 一、引言 A.E.Hoerl和R.W.Kennard 1979年在[1]中对独立观测值线性模型(Y,Xβ,σ~2I_u)参数β的LSE(Least Squares Estimators)提出了一个猜测,这一猜测在1984年由P.S.S.N.V.P.Rao和M.Precht在[2]中给出了证明。本文在他们工作的基础上,用[3]中的方法,把[2]中这一结果推广到对具相关观测值线性模型(Y,Xβ,σ~2G),|G|(?)0的未知参  相似文献   
53.
采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了可变粒子的二组元有限扩散凝聚(DLA)集团。获得了二组元DLA集团的斑图结构,计算了二组元DLA集团的分维和多重分形谱,结果表明:加入少量的大粒子,二组元DLA各向异性的结构变得更加明显,而当大粒子浓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二组元DLA斑图结构趋于一组元DLA,当大粒子浓度等于100%时,两组元DLA斑图结构与一组元DLA一样;随着大粒子浓度的上升,多重分形谱的谱宽Δα=αmax-αmin先达到一个最大值,然后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加而下降,最后接近一组元DLA的谱宽。  相似文献   
54.
针对循环流化床炉内固硫效率较低的现状,采用含硫量1.8%的煤矸石、含硫量1.98%的煤,选择石灰石为脱硫剂,按Ca:S为2,混合煤与脱硫剂;并选用NaCl、K2CO3和象草作为脱硫添加剂,分别按不同比例与石灰石混合;使用快速智能定硫仪进行脱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添加剂可以提高石灰石脱硫率,800℃时脱硫效率最高.NaCl、K2CO3和象草的配比分别为1%、1%和20%时,煤矸石的脱硫效率最高.NaCl、K2CO3和象草配比分别为2%、1%、20%时,煤的脱硫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5.
针对基坑工程会对邻近既有地铁结构产生一定的附加变形、内力等,从而可能影响地铁正常运营甚至危及运营安全,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及实测分析等手段,从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基坑平立面尺寸、地基加固型式、土方开挖方式及基坑与既有地铁隧道的相互位置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基坑工程对邻近既有地铁结构的影响问题.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即研究土方卸载、基坑围护体及地铁结构刚度三者的耦合作用,选择恰当的计算与分析模型和参数等,并深入探讨基坑工程对邻近地铁结构的影响机理和因素,改进监测工作方法,提高监测仪器精度,同时应扩大监测范围及增加监测内容等.  相似文献   
56.
几种典型农作物生物质的热解及动力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热重法研究了4种典型的农作物生物质(稻壳、稻草、玉米芯、玉米杆)的热解与动力学特性,并和煤矸石、污泥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其热解过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预热干燥阶段、挥发分析出阶段和炭化阶段.热解失重主要发生在挥发分析出阶段.由于实验样品农作物生物质的高挥发分、低固定碳,其热解比较彻底,综合热解特性指数依次为稻壳<玉米杆<稻草<玉米芯;同时,在热解前期,挥发分剧烈析出,有明显的失重峰且活化能较低,热解后期失重峰不明显,活化能变高.而对于煤矸石,在热解初期,由于灰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挥发分的扩散,使挥发分不易析出,并在热解后期存在二次反应.污泥的热解特性与生物质相似.4种物质除稻壳和玉米芯的热解第1阶段遵循相界面R2模型,其余各生物质和各阶段均遵循一级反应模型;而煤矸石在热解初始阶段服从三维球对称扩散机制,热解后期服从级数为3/2的热解反应,污泥服从简单反应级数机理.  相似文献   
57.
 基于杂质浓度分布的突变结或线性缓变结模型,二极管p-n结(电)容—(电)压关系可简单地由C-V幂律描述。精密的实验测量数据显示,采用指数n=1/2或n=1/3不足以全面描述非超突变结C-V关系。通过引入杂质浓度幂函数分布规律并利用泊松方程,从而获得二极管p-n结C-V幂律通式,而指数n=1/2或n=1/3仅是新模型的特例。运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技术,由一系列实验结果说明该幂律分析方法更具普适性。  相似文献   
58.
 研究二元体系光抽运响应规律有助于了解体系之间原子相互作用和提供光抽运响应时间控制的可能性。利用Rb同位素85Rb和87Rb组成自然二元体系,通过双通道加法器选择控制2路射频信号并采用10 Hz方波调制场,实现单一体系或混合体系的光抽运响应观测。基于简化三能级模型,采用单一指数函数准确地描述87Rb和85Rb二元混合体系和独立一元体系的响应弛豫。由混合体系与独立单元之间弛豫时间关系,也可获得混合体系中独立单元浓度及对系统弛豫时间的贡献。  相似文献   
59.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威胁水库水安全,影响当地的农业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可有效控制当地的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本文结合绿色流域建设理念,从流域产业结构调整控污减排、坡耕地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分散生活污水生态净化和流域自然沟渠及库周缓冲带截留等技术层面,探讨了建立"策源地控制、流通区削减、缓冲带截留"的综合治理体系的模式,分析了当前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0.
随着城市化进程,基坑开挖深度和面积越来越大。苏州市X352县道改扩建工程三标段基坑开挖深度达到18 m,宽度达到61.5 m,同时周围环境复杂,地下管线密布,设计和施工难度较大。通过对降水、支护结构和施工工艺等方案进行比选设计,优化了基坑围护结构的受力性能,加强了基坑稳定性,同时也进一步改善了施工的便捷性。该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可以为相关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