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5篇
系统科学   48篇
丛书文集   43篇
教育与普及   19篇
理论与方法论   16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88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在硫酸铜催化剂存在下,由己酸和二乙氨基乙醇合成了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当己酸、二乙氨基乙醇和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0.02,在155~160℃条件下回流2 h,酯的收率达95.2%.硫酸铜重可复使用多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12.
提出一种自适应空域递归快速最小二乘算法,此算法直接从包含在某一滑动数据窗中的图象灰度数据开始做参数估计,数据窗每次滑动更新一行数据,参数估计量也随之迅速地改变,因而能用于非平稳图象。此算法的运算量为18mN~(1/2)+4 2m~(1/2)NMADPR(每次递归的乘/除法次数),m,N分别指模型参数个数和包含在数据窗中的数据个数。  相似文献   
913.
本文提出一种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技术。通过对所获信息的不断有效利用,将灰色动态GM(1,1)模型中灰参数逐次加以修正,使模型不断得到改进,从而提高了预测精度。应用实例表明,用本预测技术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14.
新兴—甜柿     
郭青萌 《河南科技》1994,(11):20-21
  相似文献   
915.
通过对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服装上的系扣件的产生、发展及其运用的研究,阐述了服装系扣件与服装造型、封闭遮掩性、使用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关系,得出服装系扣件是服装的有机组成部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16.
在GRH(广义Riemann假设)下,证明了任何足够大的奇整数N可以表示为9个几乎相等的素数的立方和,并得到了表法个数的渐进式.  相似文献   
917.
为了克服传统水位测量方法中水位边缘粗糙和检测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水尺水位检测网络——DetSegNet。DetSegNet在网络结构、损失函数等方面对YOLOv4和DeepLabv3+算法进行了改进,并将水尺刻度识别、水体区域分割、水位线检测和水位值计算等模块进行有效结合,实现了对水尺与水体交界区域的高效定位和精确分割。实验结果表明,DetSegNet在水尺图像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和速度均优于传统的检测方法; 现场测试表明,DetSegNet的水位检测误差小于1.cm,满足水文监测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18.
对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球阀密封退投试验所引发的管系自激振动进行了分析,并做了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认为发生机组管系振动事故的原因在于机组上游的球阀密封漏水时呈现出的柔性阀门特性。这种柔性阀门特性的形成与密封水的引水方式有关。针对上述分析,提出了改变密封水引水点及加设旁通阀等措施,防止或者消除球阀引起的自激振动事故。特征线法的模拟结果证明了这些措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19.
水热法直接合成介孔功能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一种合成碱土金属或过渡金属氧化物负载型介孔功能材料的“直接法”原位改性新途径. 它不再沿袭传统的“先合成样品再进行改性处理”工艺思路, 而是利用某些盐类不干扰强酸性合成体系, 却易形成氧化物的特点, 将它们加入合成体系, 吸附/沉积于介孔硅分子筛表面上, 但是在样品焙烧时转变成目标氧化物. 新方法将“合成”和“改性”集为一举, 在合成过程中同时就完成了调变改性.  相似文献   
920.
采用符合关联实验技术进行的Ar^q Ne(q=8,9,11,12)碰撞体系中多电子转移过程的研究。在实验上鉴别了反应中各种电子转移过程,并测量了转移电离截面.研究了转移电离截面与反冲离子电荷态的关系,并利用修正后的分子过垒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较合理地描述了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