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56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41篇
教育与普及   7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3篇
现状及发展   6篇
综合类   13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85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991.
针对kNN分类算法对不平衡数据进行分类可能偏向多数类的问题,提出了象限壳近邻分类算法。该算法仅选择测试样本象限方向上的最近邻的训练样本来判断其所属类别,从而有效地避免了kNN算法对选取k个最近邻训练样本时可能产生偏向多数类的问题。通过在UCI真实不平衡数据集上的实验,该文提出的分类算法在Recall、F-value和G-mean等评价标准明显优于传统的kNN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992.
从水库底泥中分离出1株氢自养反硝化细菌SY6.以氢自养反硝化菌株SY6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氢气作为电子供体时,氢自养反硝化细菌SY6生物脱氮途径及生长增殖规律,考察了不同环境因子对菌株SY6生物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0℃时菌株反硝化效率最高,此时NO-3的去除率达到100%;在p H值为6—7的中性偏酸环境,菌株反硝化效果最好,NO-3的去除率为100%.不同的C/N对反硝化效果的影响很小,以Na HCO3作为碳源反硝化效果优于以CO2作为碳源.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第二相颗粒的存在能影响晶粒的长大,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因而我们用计算机模拟了含第二相颗粒的镍基合金材料在再结晶后的定向退火过程中的柱状晶生长。[方法]在相场法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温度控制晶界运动的二维平面退火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含第二相颗粒的样品进行定向退火处理,观察退火过程中组织形貌的变化,并从第二相颗粒的含量和位置两个方面来讨论退火过程中第二相颗粒对柱状晶组织生长的影响,通过对柱状晶长宽比的统计来反应这些变化。[结果]定向退火处理可产生柱状晶结构;弥散分布的第二相颗粒的存在不利于柱状晶生长,并且含量越高柱状晶越粗,长宽比越小。[结论]第二相颗粒位置可以改变柱状晶晶界的形成方向,间距可以影响长宽比的大小,颗粒间的横向间距和纵向间距都存在一个临界值使柱状晶的长宽比最大。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进一步探索材料裂纹扩展分叉的机理。[方法]采用晶体相场模型研究平面应力作用下材料裂纹扩展的动态演化过程,分析裂纹扩展过程体系自由能G、裂纹面积分数S、裂口周长L的变化特征;分别从G、S、L的变化阐述裂纹扩展以及三者与裂纹扩展临界应变εc的对应关系;探讨裂口扩展和主裂纹分叉与体系能量G的内在关联。[结果]无应力施加时期,裂纹面积分数S和裂口周长L没有变化;施加拉伸应力后,当系统应变达到一定程度时,S和L开始同时增加,此时的应变大小对应于裂纹启裂临界应变εc值。[结论]应力施加导致材料中心裂口处应力集中,体系能量上升,系统能量曲线一阶导数的拐点对应于中心裂纹启裂时刻或临界应变。自由能曲线一阶导数拐点处能量上升速率变缓,表明此时弹性应变能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995.
一种基于最大最小距离和SSE的自适应聚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均值聚类是一种常用的聚类算法,需要指定初始中心和簇数,但随意指定初始中心可能导致聚类陷入局部最优解,且实际应用中簇数未必是已知的。针对K均值聚类的不足,文中提出了一个自适应聚类算法,该算法基于数据实例之间的最大最小距离选取初始聚类中心,基于误差平方和(SSE)选择相对最稀疏的簇分裂,并根据SSE变化趋势停止簇分裂从而自动确定簇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不增加迭代次数的情况下得到更准确的聚类结果,验证了所提聚类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6.
用RHF/6-31G*解析梯度方法研究了类硼烯HBLiF的结构,得到了4个平衡构型和3个异构化反应的过渡态构型,分析了各构型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结果表明,构型是HBLiF的最稳定构型,而和构型是HBLiF参加化学反应的基本构型,文中还给出了各构型的Muliken集居数和基本构型的前线分子轨道,并简单讨论了两种基本构型的化学活性.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建立SEAP(分泌性碱性磷酸酶)产物的标准曲线,得出SEAP的吸光值与酶活力、蛋白质绝对值之间相互换算的公式,从酶动力常数、酶反应时间、不同量mRNA与酶吸光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建立了在405 nm波长处,SEAP的吸光值与酶活力之间、酶活力和蛋白质绝对值之间相互换算的两个公式:y(酶活力)=(x(吸光...  相似文献   
998.
用光路分析的方法,详细研究了玻璃微珠逆反射列阵膜的光学特性、定量计算了折射率、微珠分布密度与偏入射对逆反射率变化的影响,从而为新型玻璃微珠反光膜的设计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SimplexVirus-ThymidineKinase,HSV-tk),配合核苷酸类似物(NAS)GCV或ACV的基因治疗是目前肿瘤基因治疗领域中的一种较有然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