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内20个代表台站1961-2005年月平均气温序列均一性检验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Γ分布气温序列非均一性检验方法--Γ检验法;以合肥为例给出了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全过程,并将该方法检验结果与常见的基于正态分布的SNHT法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广泛的使用范围和较高的准确性,可以检验大部分气温序列的非均一性;同时说明安徽省内大多数台站的温度资料质量基本可靠,而台站迁移则是造成气温序列非均一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在二战期间,美军在北美战场的一只空战队,战斗结束后整编时发现少了一架P-38战斗机。编队飞机立即在附近空域搜索,但是没有发现失踪飞机的遗骸,也没有发现飞行员跳伞。后来,这架失踪的飞机却神秘地归来,但在机场上爆炸,飞行员跳伞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柔性结构叶片的风力机可通过较好结构弹性和气动弹性以及较大的形变或位移,来减少叶片所要承受的刚性载荷.以300W风力发电机叶片为例,以采用柔性概念设计的新型叶片与原300W专用叶片进行静载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叶片的结构弹性高于专用叶片.这使得在高风速或遇阵风时采用新型叶片可以通过较大的位移有效减少风载荷对机组的冲击,提高机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借助中山市某变电站的软基处理工程,结合水泥搅拌桩和堆载固结法,在现场试验进行“先堆载后成桩(DZ)”及“先成桩后堆载(ZD)”两种工艺的处理效果对比。试验过程中通过地表沉降、孔隙水压力、侧向位移、桩的承载力等监测及检测手段,探究了两种工艺条件下的工程特性,分析了各自优异性及其适用的工况条件。结果表明:“先堆载后成桩”工艺对软土的固结度更高,但对堆载边界及外侧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大,且沉降达到稳定所需时间较长;两种工艺的桩体承载力相差较小,在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可采取“先成桩后堆载”工艺,该工艺更有利于保护周边建筑环境,且施工工期短,节约成本,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