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0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81篇
系统科学   45篇
丛书文集   96篇
教育与普及   7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9篇
现状及发展   7篇
综合类   23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6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54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7篇
  1965年   6篇
  1963年   4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12篇
  1954年   9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了解不同CFRP布粘贴层数L形柱的力学性能,本文利用有限元理论进行模拟试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CFRP布粘贴层数对提高试件承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CFRP布粘贴层数越多,异形柱达到极限承载力的过程变得越缓慢;CFRP布粘贴层数的增多,对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延性都具有提高作用。本文得到以下结论:在受拉区的CFRP布粘贴能提高构件受拉区的抗拉能力,延缓受拉区钢筋过早发生屈服而引起整个试件的破坏,从而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能力。  相似文献   
82.
目的解析硅藻土对甲醛分子的吸附能力,阐释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试分析硅藻土吸附剂对溶液和蒸汽中所存在甲醛分子的吸附作用,考察对比蒸汽环境中甲醛初始浓度和相对湿度对甲醛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结果硅藻土的引入导致甲醛溶液浓度不降反升,而在蒸汽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的吸附量随时间延长而缓慢增长,与甲醛溶液初始浓度大致呈正比关系;相对湿度对硅藻土的甲醛吸附能力影响显著,在相对湿度11%条件下,硅藻土的24 h甲醛吸附量达到最高值.结论溶液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分子并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吸附,而在蒸汽环境中,硅藻土对甲醛的吸附过程首先是水蒸气在样品表面的物理吸附,而甲醛分子则溶解于样品表面的外层吸附水中.  相似文献   
83.
洞庭湖是长江中游重要的调蓄湖泊,其出湖泥沙变化过程影响着湖泊演变和江湖关系调整.基于洞庭湖代表性水文站长时间序列的水文数据,利用百分位数、变差系数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洞庭湖出湖输沙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洞庭湖出湖泥沙在1951—2015年可分为1951—1970年、1971—2002年和2003—2015年三个阶段,其中前两个阶段表现为下降趋势,2003—2015年年均输沙量则呈上升趋势;出湖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1951—1970年主要集中于3—12月,1971—2015年主要集中于3—8月,但2003—2015年输沙量峰值由1951—2002年的4月推迟至5月;出湖输沙量周期表现为44年和24年的全尺度周期震荡.从径流、水利工程建设和湖盆冲淤的角度分析洞庭湖出湖输沙量的变化原因,发现:出湖径流是造成输沙量年内分配不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和主周期模式的重要原因;荆江裁弯工程是导致1971—2002年洞庭湖出湖输沙量大幅减少的根本原因;随三峡工程运行,洞庭湖2003—2015年多年平均出湖输沙量相比于1971—2002年减少了30.1%;此外,洞庭湖湖盆由淤积转为冲刷,导致洞庭湖出湖输沙量在2007年之后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84.
在5℃低温胁迫下,用不同浓度水杨酸(0,0.5,1.0,1.5,2.0,2.5,3.0,3.5 mmol/L)处理菌草幼苗,通过测定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研究水杨酸对菌草抗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处理能显著影响菌草的POD活性、MDA和相对电导率,其中,用2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最显著,与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差异,用1.0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菌草的丙二醛含量,用1.5 mmol/L水杨酸处理后,能显著降低菌草的相对电导率。表明在低温胁迫下用1.0 mmol/L至2 mmol/L水杨酸处理能提高菌草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和相对电导率,能提高菌草的抗冷能力。  相似文献   
85.
利用由Bassom等提出的一致渐近方法研究了具有简单转折点的大特征值问题,得到了大特征值问题的严格的Airy渐近解,它在Stokes线上一致成立;并得到了大特征值的近似表达式.  相似文献   
86.
基于棉纺开松机、梳棉小样机、并条小样机、粗纱小样机、细纱小样机的结构示意图及其设备特点,比较它们的应用性,研究得到该套设备开松除杂较差,对纤维损伤严重,但对纤维的可纺性能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为纺织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企业进行试纺小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对痛风立消化合物的制剂基质进行筛选,采用单因素筛选法和正交设计试验,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考察指标,筛选该化合物制剂基质的最优处方。最优处方比例为:药料质量之比1∶10,壳聚糖5%,乙醇百分比25%。采用筛选后的最优处方制得的制剂释药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8.
将巯基丙酸修饰的CdTe量子点和植物激素茉莉酸通过一步法偶联到表面修饰氨基的Fe3O4纳米颗粒表面,合成了一种同时具有荧光信号、磁响应性能和特异性标记植物原生质体中茉莉酸受体的多功能磁性荧光纳米探针. 荧光光谱测试表明该探针保持了CdTe量子点荧光性能,具有荧光强度高,适用体系的pH范围宽,抗光漂白性能好等优点. 磁响应及磁滞回线测试充分说明该探针具有良好的超顺磁性. 使用该探针对绿豆原生质体中茉莉酸受体进行成像,结果表明,该探针对茉莉酸受体具有选择性标记的功能,茉莉酸受体主要存在于原生质体膜上. 该标记方法简单方便,能为茉莉酸信号转导研究提供可视化的信息.  相似文献   
89.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第一步,对医学生的价值观、责任感,职业选择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西南医院肝胆外科根据本科室见习带教体会,从职业态度、基本功、英文临床应用能力、病历书写及医患沟通等方面对医学生进行训练,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为将来走向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