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系统科学   7篇
丛书文集   27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8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11.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形成之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综述前人对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及其形成原因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牧交错带的成因和过程,认为农牧交错带是经过长期演变形成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特别是气候干湿波动对其形成和空间上的摆动有着深刻影响,人为因素尤其是农垦活动仅在自然因素基础上起着加速现代农牧交错带分布格局的形成和促使农牧界线频繁摆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Ll_0FePt(001)薄膜由于具有较高的磁各向异性和较高的矫顽力在磁记录介质材料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从衬底选择、元素掺杂和制备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FePt薄膜的研究近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在氢气中还原的工艺制备了纳米FeCo/Al2O3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微观结构和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FeCo/Al2O3复合材料中的FeCo合金为体心立方结构。随着还原时间的延长,α-FeCo合金晶粒尺寸变大,样品的比饱和磁化强度和矫顽力增加。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解析城乡公交特性,建立城乡公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与分级的基础上,分别应用面向乘客需求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基于集对分析法(SPA)的城乡公交服务质量综合评价模型,研究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以慈溪市城乡公交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得到了较为一致的结果,表明集对分析法在评价城乡公交服务质量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溶胶—凝胶旋涂法,通过氢气还原及快速退火两种方式在Si(100)基片上获得纳米Fe Co Pd/Si O2复合薄膜,并对其进行了X射线衍射仪(XRD)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表征分析,进一步研究不同退火方式对纳米Fe Co Pd/Si O2复合薄膜样品结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氢气还原处理后,薄膜中的Fe Co具有较强的(200)择优取向,且薄膜的矫顽力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软磁特性.  相似文献   
16.
刘梅 《天津科技》2005,32(1):59-59
由中盐制盐工程技术研究院承担的“杜氏藻、圆石藻高密度养殖及产品研究与开发”项目通过了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该成果对引进的杜氏藻、圃石藻进行了室内外养殖工艺方法的研究,圃石藻养殖密度超过了120万/毫升.杜氏藻养殖密度超过了80万/毫升。圆石藻的养殖密度和养殖规模目前国际上未见报道。该成果首次将膜技术应用于食用级杜氏藻采收,  相似文献   
17.
使用不同的方法检测荷兰豆中的苯甲酸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研究表明,荷兰豆本身不含有苯甲酸,但在酸和高温加热条件的影响下,某些物质会转化产生苯甲酸。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酸加入量的增多,苯甲酸检出量呈上升趋势,达到一定浓度后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18.
19.
纳米SnO2材料的低温电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梅  张晓芬  肖利  李海波 《松辽学刊》2002,(4):13-14,19
本文研究了纳米SnO2材料在低温下(15-290K)的电阻特性,以及颗粒度对样品电阻特性变化的影响,并给出了材料的导电机理。  相似文献   
20.
如同产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一样,生产领域掀起一场技术革命,把我们带入知识经济,并酝酿着一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它是一场增强、扩展、延伸人脑功能的智能革命。因此,它对社会生产力的变革作用超过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改造着生产力,而技术进步的源泉,无论是研究与开发的进行,还是技术创新和创新的扩散,都越来越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