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7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用外循环流动玻璃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CeO_2/SiO_2催化剂上丁烯-1异构化动力学的内扩散影响。当用30~40目催化剂时丁烯-1异构化在动力学区域。当催化剂厚度增大到4mm时反应在内扩散区域进行。催化剂有效因子在0.058~0.12之间,说明内扩散影响严重。丁烯-1异构成c-2-丁烯的催化剂有效因子比丁烯-1异构成t-2-丁烯的要小。用Runge-Kutta方法计算了丁烯-1在催化剂孔内的分压分布。  相似文献   
12.
MoBiP_(0.1)/SiO_2催化剂上的丁烯-1异构化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玻璃外循环反应器研究了MoBiP_(0.1)/SiO_2(克原子比)催化剂上的丁烯-1异构化动力学。在200—300℃之间丁烯-1异构化速度为 丁烯-1异构化活化能为10.9千卡/克分子,丁烯-1吸附热为2.4千卡/克分子。 用吸附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性,MoBiP_(0.1)/SiO_2催化剂显中等强度酸性。丁烯-1异构成丁烯-2中丁二烯显示强的阻碍作用,而水显示促进作用。在300℃丁二烯对丁烯-1异构化速度的影响用速度方程表示 实验中观察到反应产物中r顺-丁烯-2/r反-丁烯-2比值保持一常数。  相似文献   
13.
SmFeO3用柠檬酸络合法制备。SmFeO3钙钛矿结构用XRD测定。SmFeO3的CO脉冲及O2再氧化脉冲实验证实CO氧化为Redox机理。用外循环流动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CO的氧化稳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4.
MoBiP_(2.0) /SiO_2催化剂经X衍射分析证实存在BiPO_4物相。用吸附指示剂正丁胺滴定法测定了催化剂的酸量,它显中等强度的酸性。由吡啶吸附的红外光谱鉴别出催化剂存在质子酸和Lewis酸二种中心。用脉冲色谱法测定了丁烯-1和丁烯-2的吸附热。用玻璃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丁烯异构化动力学。用正交与回归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估计丁烯异构化复杂动力学方程中的参数。分别用方程式描述了反-丁烯-2及顺-丁烯-2异构化生成速度。  相似文献   
15.
在Pt/aL2o3催化剂上,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异丁醇内扩散对异丁醇完全氧化动力学的影响。用0.45 ̄0.60mm催化剂,反应在动力学区域进行,异丁醇完全氧化的动力学用-0.6级速度方程描述。当催化剂颗粒增大到4mm时,反应受内扩散控制,在内扩散区域异丁醇反应级数变为-0.01级。测定了催化剂有效因子η,其值在0.21 ̄0.61之间。它表明孔扩散阻力严重。在温度恒定时,ηexp值随异丁醇分压  相似文献   
16.
在MoBiP_(0.1)/SiO_2催化剂上丁烯异构化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本文用外循环玻璃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MoBiP_(0.1/SiO_2催化剂的丁烯异构化动力学。实验数据用可逆三角反应L-H机理动力学方程描述。方程中动力学参数用正交设计法估计。 丁烯-1异构成反-丁烯-2及顺-丁烯-2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 r_(1-t)=(3.70×10~2e~(-11000/RT)×4.5×10~2e~(6400/RT)(P_1-P_2/K_(T/1))/1+4.5×10~2e~(6400/RT)P_1+5.92×10~(-2)e~3000/RT)P_t+9.96×10~(-1)e~(1180/RT)P_c;丁烯-2异构化时顺-丁烯-2异构化速度  相似文献   
17.
用玻璃流动外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研究了Fe-Zn-Mg尖晶石催化剂上丁烯-1氧化脱氢的内扩散影响。测定了双分子强吸附L-H(Langmuir Hinshelwood)速度方程的催化剂的有效因子,在等温条件下催化剂的有效因子可大于1。 在内扩散区域的丁烯-1氧化脱氢活化能为丁烯-1扩散活化能及动力学区域的反应活化能的算术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