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49篇
综合类   8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瑞士化学家理查德·恩斯特谈论科学激情 获得诺奖后总有一些人会抱怨。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压根就瞧不上这个奖项,而是他们对于获奖后随之而来的明星般的身份与公众人物的光环感到惶恐不安。193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保罗·狄拉克(PaulDirac)的沉默寡言是出了名的,获奖后,一位记者问他的感觉如何,狄拉克反问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拒绝这个奖项,并淡出公众视线。  相似文献   
122.
连续7年在政府中担任压力最大的其中一项工作之后,大卫·金(David King,左图)爵士终于将首席科学家这副重担交给了伦敦皇家科学院的人口生物学家约翰·贝丁顿(John Beddington).  相似文献   
123.
能源安全问题是今年7月中旬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议题,各国首脑所作出的许多承诺被写进了这次会议的公报中。但有一个极其关键的内容却被忽略了,那就是各国政府在新能源技术研发投入上的裹足不前。据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在未来的25年内,全球对于新  相似文献   
124.
查尔斯·佩罗(Charles Perrow)是一位荣誉退休的耶鲁大学组织社会学家,他那本具有影响的论著——<高风险技术与"正常事故">一书使他声名鹊起.他在书中写道,鉴于现代技术既复杂而又相互关联的特性,有些事故是无法避免的,甚至可以说是正常的,然而,这些事故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题为<下一场灾难:如何减轻自然灾害、工业事故与恐怖袭击的影响>的新著中,他针对如何减少美国在灾难面前的脆弱表现而出謀划策.  相似文献   
125.
众所周知,没有氧气,地球上就不会有生命存在.正是因为有了氧气,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才不断丰富起来,小河虾、大恐龙等形态各异的物种不断涌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6.
最大的悲痛莫过于当我和我的同事们惊悉约翰·麦多克斯(John Maddox)爵士——或者一如他的同事们称他为JM——不幸去世的噩耗(麦多克斯于4月12日逝世,享年85岁)。  相似文献   
127.
盐酸处理显著改善了雾化合金MlNi36Co07Mn03Al04的初期电化学吸放氢特性和循伏安特性;用复数非线性拟合程序分析了氢化物电极的电化学阻抗;XPS和AES分析表明,盐酸处理后合金表面形成了具有较高电催化活性的富镍层,这是雾化合金电化学性能得以改善的主要原因·雾化贮氢合金电化学和表面特性研究@花均社@刘常升@李谋成@余家康@才庆魁@胡壮麒  相似文献   
128.
余家驹 《世界科学》2006,(1):30-30,22
从历史上看,欧盟委员会从没有为是否资助基础性科学研究烦恼过。但对各国政府来说,这类活动(即给予科学家充分的研究自由)可能导致很多发明的诞生,其结果不仅创造出财富,最终还将提升军事力量。目前,欧盟委员会倡议设立一个基于欧洲框架内的研发机构——欧洲研究理事会(ERC),并  相似文献   
129.
6月28日,2009年诺贝尔奖得主大会在德国小镇林道(Lindau)开幕,来自67个国家的580名才华横溢的科研新秀在为期一周的时阿里与23位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交流。此次大会的主题是化学,涵盖生命细胞的生物化学、表面反应分析以及合成新战略,可再生能源和气候变化也作为大会的重点展开小组讨论。  相似文献   
130.
对爱德华·特勒强硬的政治态度和他在发展氢弹方面所起的作用几乎没人会提出疑义 ;然而 ,几乎没有哪一位科学家会像他那样招致意见相左的激烈反响。特勒于 1 90 8年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富足的犹太人家庭。 1 8岁那年 ,他离开匈牙利前往德国 ,学了一段时间的化学以后 ,他最终在莱比锡攻读哲学博士学位 ,师从著名的物理学家维尔纳·海森伯。取得学位后 ,他与尼尔斯·玻尔和恩里科·费米共事 ,并在哥廷根大学谋得了一个初级教职。尽管当时出现了纳粹党人抬头的不祥之兆 ,特勒却出人意料地不问政治 ,可以理解的是 ,那时他正沉醉于量子物理这一新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