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深圳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进行了深圳市城市绿化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系统运行于Windows平台,分城市绿化管理自动化(GLOA)、绿化管理智能地理信息系统(GLGIS)和绿化树种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GDSS)三部分,提供了编辑、查询、统计分析和制图输出等功能,实现了对城市绿化资源的动态管理。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适合各种层次的园林资源管理人员使用。  相似文献   
12.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区的国有林场在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功能更加突出.笔者以福建三明市国有林场为例,在对国有林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界定国有林场类型,加强国家的财政投入,改革国有林场的分配制度政策措施,以实现多元价值之间政策的价值取向均衡.  相似文献   
13.
决策树C4.5算法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4.5算法是基于信息熵理论进行数据分类分析的经典决策树数据挖掘算法.它主要包括数据预处理、决策树生成、决策树修剪、决策树规则提取等步骤.笔者将C4.5算法应用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数据分析中,通过对调查数据挖掘分析表明,数据挖掘在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分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木材加工行业的特点,确定江苏木材加工企业的投入产出要素,基于相关原则选取江苏省杨树产业项目区的32家木材加工龙头企业作为样本,建立Cobb-Da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此对江苏木材加工产业的规模效率状况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在森林资源图形信息管理中,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边界的现状与动态都面临着边界数据的动态管理。针对这一问题,以邻接多边形描述边界,并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中类的概念,构建一种邻接多边形的数据存储方式及其相应的算法,该数据结构可提供一种动态、渐进的多边形搜索算法,多边形数据的静态存储方式和具有拓扑结构的邻接多边形的重建。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南方型黑杨地位指数表的编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7个导向曲线模型对标准地内南方型杨树平均优势木的树干解析资料进行拟合。经筛选,确定Richards函数作为最佳导向曲线模型。在分析杨树高生长在各指数级间的多形性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多形地位指数模型,并编制了多形地位指数表。经检验表明,所得多形地位指数具有较好的精度,可适用于江苏杨树林分的立地评价、生产力测定与预估。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新颁规定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试点,对国家新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定进行了应用试验,探索了新规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新颁技术规定融入了林业分类经营思想,增加了生态状况方面的调查内容,并对地类和林种进行了比较科学的界定。此外,对应用新规程还有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如灌木林地调查与森林覆盖率计算等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森林资源动态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用一维Kalman滤波研究森林资源动态基础上,介绍了二维Kalman滤波的原理与方法,并以浙江省丽水市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的地理坐标建立二维坐标系,以样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为状态向量,应用二维Kalman滤波研究森林资源动态。结果表明:对森林蓄积动态及样地个数较多、面积较大的用材林和防护林的面积动态预测效果良好,而对于样地个数较少、变异系数较大的样地如特用林和未成林造林林地的面积动态预测误差较大,如要作准确预测,则需要加大这些样地的抽样个数。  相似文献   
19.
以激光雷达(LiDAR)地面点云数据为数据源,将北亚热带天然次生林下的丘陵地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6种常用局部插值方法生成DEM的全局误差及其与地形因子、地面插值点密度和地表植被状况的相互关系,并借助随机森林方法进行插值误差不确定性制图。研究表明:各插值表面的预测值总体偏低,其最佳输出空间分辨率为2 m; 其中以自然邻近法插值生成的数字地形精度最高且可视化效果最好,而张力样条法的精度最低; 全局误差随坡度增大而逐渐提升,随地面插值点密度提高逐渐降低; 幼龄和中龄天然次生林所在区域地形插值的误差较大而成熟林的误差最大,灌木区全局误差不高但误差变异较大。同时,以LiDAR提取的植被参数与地形插值误差表现了较好的相关性,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误差之间的相关不明显,这表明以LiDAR数据提取植被参数在NDVI易饱和地区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地形插值精度。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分析了该技术在森林防火、森林蓄积特征的估计和更新、森林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应用,提出该技术可应用于木材无损检测及精确林业。融合机器视觉、X射线等单一传感器技术检测木材及木制品,可以更准确地实时检测出木材的各种缺陷;集成GPS、GIS、RS及各种实时传感器信息,利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以及可变量技术,能够实现基于自然界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的时空变异性的客观现实,建立基于信息流融合的精确林业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