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79篇
  免费   2324篇
  国内免费   4075篇
系统科学   3838篇
丛书文集   1813篇
教育与普及   340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5篇
现状及发展   283篇
研究方法   22篇
综合类   56975篇
自然研究   2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55篇
  2022年   1004篇
  2021年   1163篇
  2020年   1075篇
  2019年   833篇
  2018年   864篇
  2017年   1004篇
  2016年   1210篇
  2015年   2051篇
  2014年   2990篇
  2013年   3318篇
  2012年   3799篇
  2011年   4204篇
  2010年   4235篇
  2009年   4464篇
  2008年   4885篇
  2007年   4950篇
  2006年   4591篇
  2005年   3803篇
  2004年   2878篇
  2003年   1954篇
  2002年   2308篇
  2001年   1958篇
  2000年   1701篇
  1999年   796篇
  1998年   146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0年   2篇
  1967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9篇
  1954年   1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测试性分配是将系统级测试性指标按照一定规则分配给各组成单元的过程。针对现有主流测试性分配方法未考虑单元之间的互测情形,导致分配结果不合理,尤其是部分单元分配指标虚高,难以实现或代价过高等问题,提出了在综合考虑单元故障率、故障危害度等多重影响因素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单元互测因素的测试性指标分配方法。首先实施考虑多重影响因素的指标初次分配;然后基于单元测试性初步设计结果,实施测试性建模与分析,得到单元自检故障率与他检故障率;再利用这两个数据以及初次分配结果构造分配函数实施再次分配,进而得到最终的分配结果;最后应用该方法进行仿真和实例运算,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42.
为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新晃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新晃县)粮食总产量,结合该县再生稻生长的实际生产情况,通过对新晃县国家一般站1981—2018年38年气候资料和具有代表性的5个区域站2018年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①≥10℃、10~22℃的活动积温随站点海拔的升高而线性减少(已通过置信度为0.01的显著性检验);②新晃县低海拔地区(400 m以下),热量资源相对较多,是可以满足再生稻种植条件;③适宜该县再生稻生长的主要生育期时间可以安排为:4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前季稻抽穗扬花、8月中下旬前季稻收割再生季发苗、9月上旬再生稻安全齐穗。  相似文献   
43.
针对两个矩阵和Drazin逆的表示, 由Drazin逆的定义,根据矩阵分解的思想, 利用Drazin逆的相关性质, 给出了两个矩阵的和在一定条件下Drazin逆新的表示。新结果推广了现有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44.
为了对城市雨水管网系统进行针对性的改建,在暴雨天提高事故抢修速度,需要对城市雨水管网系统进行脆弱性评价并找出脆弱管段.首先介绍了城市雨水管网系统排出雨水的干扰因素,提出了城市雨水管网系统脆弱性的概念,并逐一分析了影响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因素,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建立了城市雨水管网系统的脆弱性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图论中网络最大流理论,寻找城市雨水管网系统中的脆弱管段.最后以西安某高校的雨水管网系统为例进行研究,测得了该高校雨水管网系统的脆弱度为0.877,证明该区域雨水管网脆弱性较低,不易形成内涝,并找出该高校雨水管网的脆弱管段.  相似文献   
45.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东地区断裂发育,早期发育的断裂与晚期断裂之间存在相互改造、叠加、复合的过程,深大断裂沟通多套地层,断裂活动期形成的挤压破碎带和断裂裂缝带作为岩浆热液上升通道,为热液溶蚀作用改造储层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识别出热液期次对塔东白云岩储层成因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钻井岩芯、岩屑及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观察鉴定分析,在区内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识别和发现了钠长石化作用和自生羽毛状伊利石沉淀,也是塔里木盆地内的首次发现,并通过对包裹体均一温度,碳氧同位素等地化特征研究,揭示其成岩流体源于岩浆热液,丰富了区内热液作用的矿物学标志,进一步识别出区内存在3期热液作用,通过对3期热液作用的机制及其储渗空间意义的研究,总结出第I期热液作用对于储层形成意义不大,第Ⅱ期热液作用主要发育在局限的沉积环境,第Ⅲ期热液溶蚀形成溶蚀缝孔洞,与天然气运移聚集匹配良好,构成了区内天然气聚集成藏的主要储渗空间。  相似文献   
46.
突发事件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中的风险属性来源复杂,且相关信息具有不确定、不完备的特点.为准确分析这一特点下的突发事件运行风险问题,引入模糊证据推理构建分析模型.首先根据突发事件的结构化描述框架和故障模式影响危害分析(FMECA)方法构建突发事件风险属性识别框架,获取信息作为风险分析证据并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以模糊证据推理构建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的模型,通过计算,给出事件风险程度的合理判断;最后选取CRH某型动车组行车安全事件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突发事件风险时,针对信息不确定、不完备特点构建的模糊证据推理模型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同时该模型能够为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风险应对决策的制定提供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47.
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嵌入原子势函数,应用势能、共近邻技术分析方法,研究了原子数为147、309和561的正二十面体(ICO),正十面体(Dh)和立方八面体(CO)的Fe、Al纳米粒子的熔化行为.结果表明,原子数为147、309、561的ICO结构的Fe、Al纳米粒子在熔化前保持原有结构;Dh与CO结构的Al纳米粒子在熔化前向ICO结构转变,ICO结构比Dh结构和CO结构更稳定.  相似文献   
48.
研究了T6热处理对6066Al/SiCp复合材料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经530℃固溶1 h后,170℃时效8 h达到峰时效,其抗拉强度达418.6 MPa;复合材料延伸率随时效时间的增加不断降低.  相似文献   
49.
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手性镍催化二乙基锌对α,β不饱和酮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条件,优化后的不对称麦克尔加成反应的一般条件为:低温(近反应溶剂冰点),常压,非质子非极性溶剂(环己烷).  相似文献   
50.
就相关熵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证明了在pp密度逼近中使用的作为“距离”的相关熵不满足距离定义中的第三个条件,并给出了三角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