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理论与方法论   7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3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一种重要的态度,是指个体在自身所确定的标准的基础上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综合评价,反映了人们对生活总体的满意程度。对中小企业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青年员工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差异。因此,中小企业应从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公平的薪酬福利制度等方面提升青年员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实验采用阴极电解预充氢试样拉伸的方法,研究了冷拔变形05Si2铁素体-马氏体型双相钢的氢脆敏感性及断裂行为。发现双相钢氢脆敏感性随着冷拔变形量的增大出现一峰值,以及氢致铁素体基体的脆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商无信不富”。诚信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具有道德、法律和经济学方面的价值。文章就目前企业的诚信缺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提高守信意识,建立信用档案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表征高温性能的沥青纯粘性稠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研发的沥青稠度测试仪,对沥青高温流动和粘弹特性进行分析可知,粘性成分是沥青抵抗变形的关键.为此引入了0.1 s-1剪变率时的纯粘性稠度,并提出了计算方法.将高温时0.1 s-1纯粘性稠度与沥青常规高温指标和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高温时0.1 s-1纯粘性稠度克服了常规指标不适宜评价改性沥青的缺点,适合作为沥青高温性能新指标.最后,分析并推荐了沥青高温0.1 s-1纯粘性稠度标准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了一种线列阵CCD智能遥测系统.文中提出以线列阵CCD输出脉冲的包络线信号作为摄取目标的特征.对CCD产生的正弦型、高斯型、矩形型、脉冲型等几种输出包络信号进行了傅里叶频谱分析,在非图像显示的场合下,可较大地降低采样频率,提高实时性,用较少的数据量实现对目标的特征抽取、分析、识别等处理.  相似文献   
16.
利用双探针测得了管式射频等离子体反应器内电子密度的轴向和角向分布,并制得了SnO_2透明导电薄膜.实验表明,薄膜的沉积速率、电学性能及结晶形态受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影响较大.在电子密度高的地方,薄膜沉积速率快,薄膜电阻低,其薄膜的晶粒也均匀细微密集.  相似文献   
17.
进行了可控的交联聚合,对不同时间形成的分子拍摄的透射电镜照片显示了可溶解的交联大分子的形成过程中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预聚物分子反应形成比较小的线团,在照片上显示为一个黑点,称为点分子.第二个阶段是点分子通过表面官能团反应形成前交联大分子.第三阶段是前交联大分子反应形成可溶性交联大分子.  相似文献   
18.
今年2月28日,美国国防部公布了《东亚及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正式推出美国东亚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的新构想。这是继1990年和1992年美国修订其亚太安全战略以后作出的最新政策举动。这个新  相似文献   
19.
The vegetati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oil regions were analyzed by surveying the vegetation in 12 different soil regions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including conifer- ous-broadleaf deciduous forests, shrub, grassland, and desert regions with 1122 large 2 cm × 2 cm quad- rats (actual size 30 km × 30 km, referred to as L-quadrat hereafter) in about 1.18 million km2. Each L- quadrat was divided into four small 1 cm × 1 cm quadrats (actual size 15 km × 15 km, S-quadrat). The vegetation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beta-binomial distribution to describe the frequency of occurrence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for each kind of vegetation.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heterogeneity of all vegeta- tion in the same soil region provides a measure of the soil regional landscape level heterogeneity which de- scribes the spatial complexity of the regional landscape composition of the existing vegetation. Comparison of the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12 soil regions shows that, the calcic gray soil has the highest average vegetation type per quadrat. The largest soil region is calcic chestnut soil and has the most vegetation types. Every soil region has its own dominant vegetation sequence which dominates in occurrence and dominant vegetation types which dominates in spatial heterogeneity. For the Inner Mongolian vegetation, the weighted average of the heterogeneity is 0.60 and the vegetation diversity index is 4.47.  相似文献   
20.
在双边搜索中,被搜索者不希望被搜索到,因此可以将搜索双方的行为看成二人零和博弈问题。在考虑搜索双方的搜索花费和搜索单元格的探测概率情况下描述了搜索过程,并基于离散搜索模型提出了一类双边搜索问题的算法,通过仿真算例,分析了搜索双方在均衡解下的搜索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