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8篇
丛书文集   15篇
教育与普及   1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24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文采用补码分布式算法,简化了有符号数、无符号数以及混合符号数的乘加减运算,通过改进累加器树结构、全加器逻辑电路,设计了一种新型乘累加器结构。通过Altera公司的EP1C3T144C8实现了该乘累加器6个9位有符号操作数的乘累加运算的功能和时序仿真,结果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该设计解决了常规DA分布式算法系数不能更新和占用大量RAM资源的缺点,可以应用到数字滤波器设计中,也可以作为快速的运算单元应用到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中。  相似文献   
92.
木霉菌株TW22166分离自湖南省洞庭湖滩涂湿地,该菌株分生孢子梗具有长而发达的主轴,二次分枝丰富,不规则,一般单生,分生孢子梗向顶方向着生单个瓶梗。利用ITS、tef1及rpb2序列分析,发现该菌株同Trichoderma capillare同源性达到99%以上;在以rpb2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中,TW22166与Trichoderma capillare strain GJS 06 66 [JN175530-1]位于同一分支。该菌株在PDA平板上对9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对Fusariumoxysporum的抑制率为1000%。菌株具有蛋白酶、几丁质酶及纤维素酶活性,其中蛋白酶活性较高,透明圈宽度达160 mm。该菌株鉴定为毛细木霉Trichoderma capillare,是木霉属中国新记录种,也是一株较有潜力的生物防治菌株。  相似文献   
93.
建立了黄芩药材中4种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的亚临界水提取测定方法。分别考察了温度、时间、水量对提取量的影响,并与有机溶剂甲醇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160 ℃, 60 min时黄芩素、汉黄芩素萃取量比较高;在110 ℃, 10 min时黄芩苷、汉黄芩苷萃取量比较高。亚临界水提取法的提取时间及提取溶剂的消耗量大大减少,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造成的污染。该方法可以实现中药材中脂溶性成分的提取,有利于中药材的绿色产业化。  相似文献   
94.
多源全色影像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不同类型遥感器被用于对地观测.这些多遥感器、多时相、多分辨率、多波段的遥感影像数据各自显示了其自身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这些数据为生产服务,遥感影像融合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应用几种不同的融合算法对不同传感器接收的多光谱和全色影像进行了数据融合实验,结果证明:通过影像融合.突出了2种数据各自的优点,为影像解译和影像分析提供了高质量数据.  相似文献   
95.
介绍短信技术的特点及技术现状,探讨了短信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主要功能及实现,提出了基于信息机的统一短信平台的设计方案,分析了统一短信平台在高校信息化中将起到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6.
针对方管内空气混合对流时的流固耦合换热问题,提出将壁面导热作为边界条件进行处理的壁面导热与流动耦合简化计算方法,推导了计算公式,并采用SIMPLER算法进行了数值模拟.算法忽略壁面沿厚度方向的导热,假设管壁温度沿轴向一维分布,采用热量平衡法建立边界单元的能量守恒方程,将固体区域的导热简化为流体区域的边界条件,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计算结果表明,受二次流影响,沿通道周向热量从加热面同时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迅速向两边传递,各壁面最大温差小于0.5℃,在轴向归一化长度为2~4时壁面轴向导热热流密度出现最值.平均Nusselt数Num随Reynolds数Re及方管倾斜角度θ的增大而增大,最优倾角在-30°和0°之间变化,但当Re>1 500时,Num随θ的变化近似保持不变.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最大偏差小于±28.7%.  相似文献   
97.
以剩余污泥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活化剂制取改性吸附剂,通过恒温水浴振荡静态吸附实验研究了改性吸附剂对含Cu(Ⅱ)和Cr(VI)废水的吸附性能.借助比表面积测定仪、红外光谱仪和扫描电镜仪对改性前后的污泥进行了表征.比较了污泥改性前后的吸附效果、考察了溶液初始pH、溶液初始浓度、吸附平衡时间、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改性污泥吸附剂对Cu(Ⅱ)和Cr(VI)的吸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改性污泥吸附剂表面及孔洞均变得疏松和粗糙,且孔洞明显增大,BET比表面积为14.97 m~2·g~(-1).改性后污泥对Cu(Ⅱ)和Cr(VI)的吸附性能明显增加,在Cu(Ⅱ)和Cr(VI)初始浓度均为50 mg·L~(-1)时,吸附剂投加量4 g·L~(-1),反应体系温度25℃,pH为3.0,吸附平衡时间为30 min时,去除率比改性前分别增大了56.79%和47.60%;Cu(Ⅱ)和Cr(VI)离子最大理论吸附量分别达到21.06和14.85 mg·g~(-1).吸附机制分析表明,吸附等温线数据符合Langmuir模型,模型R~2分别为0.998和0.999,存在单分子层吸附;在实验温度下(15、25、35、45℃)的吸附动力学实验数据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均达到了0.99以上,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越容易进行,说明Cu(Ⅱ)和Cr(VI)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物理吸附为辅.改性吸附剂能够应用于含有重金属的废水处理,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98.
针对由源域训练的行人再识别模型通常在目标域的泛化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跨域行人再识别方法,将源域数据学习到的整合邻居样本信息的能力迁移至目标域数据.首先,为经过特征提取后的源域数据建立亲属子图,并将源域数据特征和亲属子图作为所设计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块的输入,以基于源域的监督信息训练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块;然后,对经过特征提取后的目标域数据建立亲属子图,将训练过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块应用于目标域数据,为目标域数据赋伪标签;最后,联合源域数据和目标域数据训练得到一个泛化能力强的行人再识别模型.分别在两个大规模公开数据集Market-1501和DukeMTMC-reID上对所提出方法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所选择的基准模型相比使得Market-1501的rank-1准确率和平均准确率均值(mAP)分别提高了7.4%和9.2%,而DukeMTMC-reID的rank-1准确率和m AP分别提高了14.2%和14.9%.  相似文献   
99.
设{Xn,n≥1}是同分布的ρ-混合序列,其分布属于特征指数为α(0<α<2)的非退化稳定分布的正则吸引场.利用ρ-混合序列的矩不等式,证明了依概率1有lim supn→∞∑ni=1Xin1/α1/log log n=e1/α,并获得了一系列等价条件.  相似文献   
100.
运用多元回归模型方法建立了多指标预测模型,在矩阵损失下,利用正交投影阵及矩阵分析等知识找到了预测指标的最优线性估计类,且从中得到了几个最优线性估计,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