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制作了普通橡胶沥青和脱硫橡胶沥青,并进行了不同储存温度或不同储存时间条件下2种橡胶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试验.研究表明,脱硫橡胶沥青经高温静态储存后比普通橡胶沥青更易离析.经过高速剪切工艺,大颗粒的脱硫橡胶粒在沥青里大多分散成无明显颗粒的细小物质,其胶粉颗粒大小在2种橡胶沥青的性能比较中不产生影响;而普通橡胶粉剪切后基本保持...  相似文献   
42.
运用SoundPLAN软件,以南京市城市道路现状为基础,利用我国声环境导则中的道路噪声预测模式,建立了普通城市道路(非高架、隧道等)噪音预测通用模型.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影响噪音的主要因素(车流量、车速、车道数、车型比),利用通用模型分析这些交通管制因素对道路噪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噪声随交通量的增加而增加;随车速的增加,噪声先缓慢降低后快速直线增加;随车道数的增加,噪声有所增加,且离道路中心点越近,噪声的增幅越大;随大型车比例的增加,噪声增速变慢.通过该研究可得到各种交通管制因素对噪声变化的影响,并能为城市道路噪声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3.
以粘弹性理论为基础,用拟应变来代替实际应变,建定了劈裂疲劳的破坏标准,推导了沥青混合料劈裂疲劳寿命预测模型。通过劈裂蠕变试验确定了蠕变柔量、m值、松驰模量以及拟应变等模型参数,预测了AC13沥青混合料在0.1和0.15应力比下的劈裂疲劳寿命。最后经劈裂疲劳试验验证,修正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预测模型可以较为准确预估劈裂疲劳寿命,其离散性小于传统的劈裂疲劳试验;可以大幅度减少试验量,节约试验时间;推荐的修正系数k为0.757~0.713,可供今后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4.
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Burgers模型中串联粘壶进行了改进,并将改进模型看成是由三单元Van Der Poel模型与改进粘壶串联组成.采用半正弦波间歇荷载模拟路面受到的车辆荷载,推导了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力学模型.进行了三轴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永久变形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全面反映重复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合料三阶段永久变形特性;温度越高、应力越大,混合料的永久变形越大,流变数越小.而残余粘弹性变形随着荷载作用次数趋向于定值,其占永久变形的比例逐渐减小;应力越大、温度越高、间歇时间越短,残余粘弹性应变定值越大.随着荷载间歇时间的增长,残余粘弹性应变占永久应变的比例先迅速衰减,而后逐渐变缓;温度越高、荷载越大,应该设计更长的荷载间歇时间以便粘弹性变形的恢复.  相似文献   
45.
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材料角度讨论了影响沥青混合料抗疲劳性能的因素,对不同因素条件下沥青混合料室内疲劳试验结果进行灰关联分析,分别研究了沥青性质、集料级配和混合料体积参数对沥青混合料疲劳模型中K值和n值影响的程度.研究表明:混合料饱和度和空隙率对K值,即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胶粉质量比和沥青膜厚度对n值,即疲劳寿命对应力水平变化敏感程度有较大影响.因此要提高沥青混合料耐疲劳性能,应保证沥青用量,从而形成高质量的沥青胶结料,并使混合料充分密实.  相似文献   
46.
停车视距制动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运动学原理出发,对停车视距的制动模型进行了改进, 用制动减速度综合考察汽车制动这一复杂过程,规避了制动摩擦系数这一难以动态测量的变化参数.新的制动模型将汽车制动过程分为3个阶段:制动反应时间阶段、制动力上升时间阶段和全制动时间阶段,推导了在制动力上升时间阶段和全制动时间阶段的制动距离,得出新的停车视距计算公式.并与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取值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差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速的增大,修正后取值与规范计算值的差异趋于增大;当车速小于60km/h时,修正取值与规范计算值的差值较小;当车速大于80km/h时,差值明显增大.在设计条件允许时可适当减小视距取值以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7.
脱硫副产物在碱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在不同脱硫副产物施用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对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进行理论研究,探寻改良碱化土壤的优化利用模式.采用宁夏银川和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四种土样,每种土样分别加入4个水平(施用量分别为土样质量的0.5%、1.0%、1.5%、2.0%)的脱硫副产物,观察改良效果.结果表明:脱硫副产物能降低土壤pH和碱化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从而达到改良碱化土壤的作用;碱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在一定的范围内(0~2.0%)与脱硫副产物的用量呈正相关,超过这一范围,不但不能提高改良效果,而且还会有大量的盐分累积,增加改良的难度;脱硫副产物改良碱化土壤的最佳用量范围为0.5%~1.0%.  相似文献   
48.
为了从材料细观结构角度研究沥青混凝土的断裂机理,运用离散元程序PFC3D内的"Fish"语言,采用多球相互重叠的方法描述粗集料颗粒的空间不规则形状,结合集料颗粒的随机投放算法和离散元的空隙处理方法,建立了沥青混凝土小梁试件的三维离散元模型;通过室内沥青砂浆单轴压缩试验和劈裂试验,并结合宏观性能与微观力学参数的转化关系,获得了用于离散元模拟的各类微观参数;采用三维离散元程序PFC3D,进行了-10℃和15℃条件下小梁中点弯曲断裂试验的离散元模拟,获得了弯曲断裂曲线;采用与混合料三维离散元结构相同沥青用量、空隙率和级配在室内成型了沥青混合料的小梁试件,并获得了室内实测断裂曲线.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离散元模型可以充分考虑集料颗粒的不规则形状、集料级配特征和空隙大小;三维离散元方法可以较好地模拟沥青混合料弯曲断裂过程中裂纹起始和扩展的现象,模拟结果与室内实测结果基本相当;三维离散元模拟可以作为研究沥青混合料断裂特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49.
涂正凯  刘伟  刘志春  黄晓明 《科学通报》2010,55(22):2252-2256
通过建立毛细管内相变液柱的Lucas-Washburn 方程, 获得了相变毛细管中流体上升高度与毛细管半径以及热流密度的关系式, 同时利用小扰动理论通过对界面高度衰减的变化来分析研究相变界面的稳定性. 导出的影响界面稳定性因素和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对毛细泵流体回路(CPL)、回路热管(LHP)中毛细界面的稳定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0.
依托室内试槽水稳碎石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应用分层检测分析方法逐层检测了路面结构层的竖向压应力、应变和弯沉,并采用双层弹性体系理论反算并验证了路面结构层的回弹模量.结果表明:土基回弹模量的微小变化对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的影响可以忽略;各级荷载作用下,基层顶面的竖向压应力和面层层底压应变均随着荷载增大近似线性增加;养生后的水泥稳定碎石层以及沥青面层回弹模量可以被视为常数;双层弹性体系回弹模量反算方法合理可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分层检测分析中,应尽量利用压应力测试数据,以获得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