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1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82篇
系统科学   103篇
丛书文集   195篇
教育与普及   249篇
理论与方法论   20篇
现状及发展   431篇
研究方法   694篇
综合类   375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3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343篇
  2011年   404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366篇
  2006年   352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329篇
  2002年   261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32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25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8篇
  1979年   15篇
  1971年   18篇
  1970年   28篇
  1959年   55篇
  1958年   125篇
  1957年   89篇
  1956年   71篇
  1955年   76篇
  1954年   87篇
  1948年   2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基于河南登封早二叠世肾掌蕨Chiropteris reniformis Kawasaki和髻籽羊齿Nystroemia pectiniformis Halle有机连接的标本, 确立了肾髻籽羊齿(新组合)Nystroemia reniformis (Kawasaki) comb.nov.营养叶具长柄, 肾形, 基部心形, 全缘或具细齿; 叶脉细, 多次二歧分叉并结为多边形或菱形细网.生殖枝在苞片腋部着生.苞片与营养叶同形.胚珠器官在叶性器官腋部着生或两者分别不规则地着生于生殖枝的轴上.极多的具翼双角籽倒圆锥形, 呈两列状排列, 珠孔朝上.该植物代表了一种新的已灭绝的裸子植物.  相似文献   
52.
以回声定位蝙蝠作为实验动物,研究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的前掩蔽效应。结果表明,蝙蝠下丘神经元对双声刺激听反应存在明显的前掩蔽效应。并且随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神经元对探测声强度的敏感性增强;掩蔽效应的强弱与双声的相对强度和间隔时间有关,即前掩蔽效应随掩蔽声强度的降低而减弱,随探测声强度的减小和双声间隔时间的缩短而增强。推测下丘神经元对探测声的反应特性与其突触后电流的状态相关联。  相似文献   
53.
KRAB/C2H2型锌指蛋白是一类具有重要功能的转录调节因子,初步克隆了一个新的人类KRAB/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经国际基因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为ZNF382,此基因长2824bp,含5个外显子,4个内含子,在基因组DNA上长约23kb,它编码548个氨基酸,在氮末端含一个KRAB框,碳末端含一个未成形的锌指(VZF)和9个锌指(ZF),Northern杂交结果表明,ZNF382mRNA在早期胚胎时期(至少在妊娠34d之前)就开始表达,在不同时期人类胚胎组织中广泛表达,包括小脑、肾、大脑、肺、心脏、骨骼肌、舌和肾上腺,在成人组织其表达限制在心脏,其结构和表达特征预示着ZNF382在心脏发育和功能的发挥起着潜在的作用。  相似文献   
54.
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细菌是以单个细胞的方式生存于自然界的.但是,自从10年前研究人员发现细菌与细菌之间存在着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后,人们改变了对细菌的生存方式和其生理习性的认识.细菌其实是具有协同作战能力的多细胞习性微生物,而这种能力的形成需要依赖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细菌之间的信息交流涉及到细菌的多种生理功能、细菌致病能力以及细菌对抗菌素的耐药等方面.因此,了解和研究细菌的这一机制,阻断其信息交流,也许能达到削减细菌毒力的目的.文中将借助国外的最新报道,结合作者的研究成果,介绍细菌与细菌之间信息系统的由来,该系统的调节机制,研究该系统的手段、意义以及前景展望等.  相似文献   
55.
人们改善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脆性通常只改善环氧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间的界面,提高环氧树脂韧性的另一种常用方法是添加初始相容性良好的热塑性树脂如聚醚酰亚胺,在某一转化率(取决于体系的组成和反应温度)时体系发生相转变,体系最终的形态由相转变速率和环氧树脂反应速度所控制。本文作者研究了两种增强纤维(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对不同环氧树脂/聚醚酰亚爱体系形态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现体系中纤维的存在不会影响基体相分离过程,但会改变体系的最终形态;形态的变化与纤维的品种关系不大;基体中不同组分的粘度是影响复合材料形态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6.
高山 《科学通报》1997,42(8):862-866
<正>深部岩石高温高压下物理性质是制约地球物理测深成果解释、建立岩石圈物质组成和结构模式、探讨超高压变质带俯冲和折返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大陆科学钻探先行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地震各向异性(Seismic anisotropy)和S波分裂(Shear wave splitting)研究已成为揭示岩石圈动力学机制的新方向,但目前有关超高压岩石的实验数据尚十分缺乏例如,目前国际上对榴辉岩地震波速实验研究最详细的成果应属Fountain等1994年对挪威加里东造山带榴辉岩的研究,该研究系统测定了至600MPa不同压力下榴辉岩和有关麻粒岩的P波速度和波速各向异性,但未研究S波以及温度对波速的影响.本文报道了大别超高压榴辉岩及其围岩在高温高压和组构定向条件下精确测定地震P波、S波、波速各向异性、S波分裂、泊松比、密度和体积变化的初步成果,探讨了实验结果在大别超高压带深部结构、组成和莫霍面性质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7.
蒸馏水润滑下Si3N4—白口铸铁摩擦面上表面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环-块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蒸馏水润滑下Si3N4分别与白口铸铁和碳钢(作对比用)配副的摩擦磨损特性.在SEM下观察了白口铸铁磨面表面膜的形成过程,用XPS、FTIR和XRD分析了表面膜的成分、组成与结构,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Si3N4在水润滑下摩擦时磨面上发生了氧化和水解反应:当Si3N4与白口铸铁配副时,由于铸铁中碳化物的剥落而形成剥落坑,Si3N4磨屑嵌入剥落坑并氧化和水解,其反应产物富集于剥落坑中,脱水聚合后形成硅胶,从而在磨面形成具有一定厚度和面积的含硅胶的表面膜,表面膜的形成保护了陶瓷和铸铁磨面,使其变得很光滑,从而使摩擦系数降至0.02,并使系统磨损率几乎接近于零;当Si3N4与碳纲配副时,由于碳钢没有能力富集Si3N4的氧化和水解产物,故磨面不能形成有效的表面膜,所以其摩擦系数仍然较高,且系统磨损率亦较大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形如的强非线性振动的增量摄动法,式中g(x)和f(x,x是自变量的任意非线性函数。该法是无需λ很小情况下的反复的摄动法的扩展,它结合了增量法和摄动法两者的突出优点,振动的极限环对任何需要的精度均可计算,极限环的稳定性也可以论述。  相似文献   
59.
本文对硫酸盐光亮镀铜组合光亮剂进行了探索,将研制得到的三种组合光亮剂与进口光亮剂进行性能测试并比较。结果表明:研制的三种组合光亮剂性能虽然比进口光亮剂稍逊,但综合考虑,在生产上仍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60.
崔玉芳 《科学通报》1996,41(16):1509-1512
细胞凋亡(apoptosis)或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是一种具有典型形态学和生化特征的细胞死亡模式。在胚胎发育,T,B细胞成熟和内分泌相关的组织萎缩等生命过程中发生的细胞死亡,就是一种生理性细胞凋亡,以此控制体内细胞数量。辐射和某些抗肿瘤药物等DNA损伤因子,亦能诱发细胞凋亡,并与某些肿瘤相关基因的诱导表达和蛋白稳定性的改变等事件发生相关。P53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参与细胞增殖调控,使细胞生长停滞于G_1期。近年发现,P53基因在细胞DNA受损伤后引发的细胞凋亡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不同学者分别报道,电离辐射诱发小鼠胸腺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凋亡,是依赖于P53基因,包括P53基因表达增加和P53蛋白稳定性增强。在P53基因缺失纯合子小鼠中,电离辐射就不能有效地启动上述组织细胞的凋亡机制。本文利用基因打靶技术产生的P53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研究不同P53基因状态下,即野生型(P53+/+)、杂合子(P53+/-)和纯合子突变型(P53-/-),电离辐射诱发小鼠骨髓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