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与普及   9篇
综合类   3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21.
水基药用磁纳米粒子的制备条件对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制与水溶性高分子骨架材料、药物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磁靶向缓释药物载体材料———水基磁流体。选择聚乙二醇 (PEG - 40 0 0 )作表面活性剂和稳定剂 ,采用化学共沉淀 -超声分散法 ,通过对磁流体的磁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的因素如浓度、pH、温度、反应时间、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 ,并结合STM、IR、Gouy磁天平和分光光度法等测试手段对制得的磁流体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水基磁流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为 :在恒温 5 0℃和 2 5 0 0~ 30 0 0r min搅拌下 ,加入 10 %的PEG - 40 0 0 ,控制反应物浓度为 0 .2 4mol·dm-3 ,用NH3 ·H2 O调溶液pH为 10~ 11,反应 2 0~ 30min ,可得到粒径为 (80± 10 )nm ,饱和磁化强度为 36 .2×10 3 A m ,稳定性高、磁响应强的水基药用磁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22.
绿僵菌NTL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室已经克隆了金龟子绿僵菌中性海藻糖酶基因(NTL)的编码序列(GenBank登录号:AY557612),为了解该基因的上游调控信息,采用Panhandl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方法获得了长为982bp的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上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5个CAAT启动子元件和一个压力反应元件(CCCCT).经PCR和Southern杂交验证表明,利用panhandle PCR法成功地获得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102中性海藻糖酶基因上游序列,并且该基因在金龟子绿僵菌基因组中以单拷贝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3.
在肿瘤及相伴血管生长过程中,微环境中的多种理化因素协同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体外实验多借助于Transwell等模型,在单一因素下考察细胞生物学效应,并不能反映在体的多因素微环境.基于微流控技术,本文构建了一种新的多细胞共培养模型,整合了多环境维度(二维/三维)、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相互作用、不同生化因子的浓度梯度、细胞区域性等多个重要因素,形成微环境,并能实时监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等响应.为评价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功能上的独特优势,我们模拟了肿瘤细胞(HepG2,CAOV-3)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存的三维微环境,考察了它们共培养时相互诱导向三维基质材料中的迁移情况.结果表明,在三维共培养模型中细胞能够相互影响并出现明显形态差异;2种肿瘤细胞的诱导均使HUVECs迁移能力显著提高;同时2种不同肿瘤细胞出现了与其病理特质(HepG2低浸润,CAOV-3高浸润)相对应的迁移能力差异.以上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望为研究肿瘤微环境下的相关问题提供一个相对简便且更具整合价值的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24.
细胞迁移、趋化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传统方法, 如琼脂糖平板法、Transwell 小室法等大多是在单因素条件下检测细胞迁移情况, 不能建立起多参数可控的实验环境. 微粒流控芯片能保证迁移试验在多参数条件下完成并进行实时观测, 然而制作微芯片采用的光刻法工艺复杂、成本昂贵. 本文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铸模, 抽去微丝后制成一种高500 μm 的微通道, 在通道中可生成持续的较恒定的浓度梯度和压力梯度. 将通道应用于细胞趋化试验中, 进一步验证了这种微流动通道制作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5.
第12届国际生物流变学大会暨第5届国际临床血液流变学大会(12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of Biorheology(ICB)&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inical Hemorheology(ICCH)于2005年5月30日至6月3日在重庆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6.
郑俊  蔡绍皙 《自然杂志》1998,20(2):91-92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科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产物-DNA计算机的概况,并对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最后指出了它在未来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7.
28.
一种密度法测量动物血液容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采用超声波血液密度计测量家兔血容量的新方法。通过测定家兔循环血液中注射生理盐水后其血液密度和血浆密度的变化来确定血容量,与传统的血容量测量方法相比,密度法具有结构简单,测量精度高,对运行无害等优点。  相似文献   
29.
介绍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方法,解决微管中流体运动状况的精确检测问题。处理过程:通过视频录像等方法获取目标运动的序列图片,根据帧图片之间差异定位运动目标轨迹区域,然后采用帧差法处理得到运动轨迹图像,将轨迹图像裁剪出,以减少后面处理运算量;将所得图像进行亮度变换、数次开闭运算等,进行运动轨迹图像边缘平滑和背景噪声消除,利用边界跟踪法标定运动轨迹边缘,最后霍夫变换方法检测到运动直线,求得运动长度,结合流动时间可求出目标的运动速度,进而获取流体剪切力、流体粘度等数据。结合微流控芯片流动状况测量,阐述了该方法测量的精确性、可重复性及广泛应用性。  相似文献   
30.
基于微丝的PDMS微流动通道制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流动通道是微流控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加工技术的每一步进化或简化一直为国际学术界与工业界所重视. 提出了一种基于微丝的PDMS微流动通道制作技术. 该技术利用一些简单的模具辅助固定和布置微丝, 然后将PDMS预聚物浇注于模具中浸没微丝并固化, 固化后抽出微丝形成PDMS微通道或通道阵列, 在与通道垂直的方向上打孔并封装, 形成与通道外部物质交换的接口. 实际制作通道时可采用商用化的金属微丝(如不锈钢微丝), 直径从100~20 μm不等.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利用这种技术来构建多种拓扑结构的二维或三维通道或通道阵列, 例如直通道、交叉通道、弯曲通道等的能力. 进一步, 基于金属微丝的电磁特性, 这样的微通道制作工艺还被应用来构建出适于电磁控制和温度控制的微流动通道装置. 最后, 通过圆截面微通道的光路分析、微通道内粒子流动的图像测速(Micro-PIV)与微液滴形成实验及分析进一步印证了这种微流动通道制作技术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