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50篇
理论与方法论   10篇
现状及发展   2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近70年世界科技革命的历程来看,科技变革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并引导了新的消费需求,促进了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2.
DNA具有可应用于纳米加工中的多态性结构,四臂DNA可以用来组装纳米网格,实验设计了静态型的四臂DNA,合成四臂DNA的同时会产生双臂和单臂的副产品,实验采用两步法提高了四臂DNA的产率,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观察到不规则的纳米网格,认为是由于四臂DNA的柔性结构引起的。  相似文献   
63.
张莹  周辰  白春礼 《科学通报》2022,(10):948-958
纳米机器人技术在靶向药物递送领域的应用是纳米科学、生物医学、机械工程、力学、电子工程、信息与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由于体积小、可自主运动和精确操控,纳米机器人在精准治疗和纳米诊断等生物医学领域展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从认识纳米机器人技术及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需求出发,简单回顾了靶向药物递送技术的发展历程,结合纳米机器人的类型、制造方式以及驱动方式,综述了国内外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领域纳米机器人的研究进展.最后,梳理了纳米机器人在靶向药物递送应用研究中的重点方向,为我国未来的纳米机器人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4.
表面活性剂分子的ST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了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吸附结构:(1)十四烷基磺酸钠(ST),(2)十六烷基磺酸钠(SHS)。在STS和SHS的高分辨STM图像中,分别可以观察到单个分子的一端有规则的亮点,它伞被认为是分子中的磺酸基所致。两种分子在石墨表面形成有序的二维长程结构,相邻分子或以甲基相对、或以磺酸基与磺酸基相对的方式排列。  相似文献   
65.
目前科技界普遍公认的纳米科技的定义是:在纳米尺度(1-100nm)上研究物质(包括原子、分子的操纵)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特性和相互作用的具有多学科交叉性质的科学和技术。纳米科技与众多学科密切相关,它是一门体现多学科交叉性质的前沿领域。现在已不能将纳米科技划归任何一个传统学科。如果将纳米科技与传统学科相结合,  相似文献   
66.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了4-十六烷氧基苯甲酸(T1)和3,4,5-三取代十六烷氧基苯甲酸(T3)在石墨表面的自组装结构。两种分子均为二维长程有序,但排列方式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取代基(烷烃链)数目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67.
在刚刚结束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新世纪新发展,我国科技界的使命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68.
宗仁鹤 《科学通报》1997,42(7):750-753
激光对DNA作用的机理研究,国内外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深入.龚立三等用YGA四倍频激光(265nm,30ps,50mJ)和准分子激光(KrF的248nm,Laser Roman的512nm)处理λ-DNA和λ-DNA/HindⅢ,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增色效应和拖尾的出现表明DNA的结构键被激光脉冲切断.作者用YAGQ开关二倍频激光(532nm,1.5mJ,20ns)照射λ-DNA/HindⅢ、鱼精 DNA、小牛胸腺DNA和酵母RNA,测定了DNA的UV谱,并讨论了激光辐照导致DNA链断裂的分子机制.到目前为止,尚没见到采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为手段研究激光对DNA作用机理的报道. 我们在文献中报道了AFM观察CO_2激光作用后的质粒DNA和小牛胸腺DNA样品的结果.本文中用ArF准分子激光(193nm,单脉冲能量为220mJ,20ns)作用超螺旋PUC18 DNA,并用AFM获得了它们的结构图象,讨论了激光和DNA的可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9.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了4,4′-二壬基-2,2′-联吡啶分子及其与硬脂酸共吸附在石墨表面的自组装结构. 实验结果表明, 在两种情况下4,4′-二壬基-2,2′-联吡啶分子均形成平面反式构型, 并且共吸附后, 4,4′-二壬基-2,2′-联吡啶分子与硬脂酸通过氢键形成了规则有序的二维纳米结构.  相似文献   
70.
关注"纳米安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第243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白春礼在《纳米科技:发展趋势与安全性》的主题评述报告中指出,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对纳米安全性问题的重视不断加强,目前面临的难题是:纳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有多大,可以通过何种途径进入人体?纳米颗粒污染在大气污染中占多大比重,是如何产生的,以何种形式存在?如何检测,如何治理等?国际、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都刚刚起步,因此,对纳米物质生物毒性的研究更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