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将IC—100型离子色谱系统与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完美结合用于解决某些棘手的现代分析的问题,例如,对以各种形式存在于染料、颜料、助剂和合成材料等中的过渡金属或离子的鉴定、金属离子价态的分析、化合物的形态确定以及多种阴离子的同时定量检测等.使用Tunner公司的IC—100型离子色谱系统,其ASO阴、阳离子色谱柱与Dionex公司CS5阴、阳离子色谱柱应用对比,同样组份的保留时间基本一致,其变异系数均不超过3%.  相似文献   
12.
现在英国正计划利用道路在夏季收集阳光,留到冬季使用,这样路面在冬季便解除了结冰的困扰.如果这项计划成功的话,一个存在很长时间.的棘手问题--冬季遇雪便不再需要向地面撒盐了.  相似文献   
13.
针对冲击力计算模型无法准确地将接触力与局部变形联系起来的问题,进行了块体冲击的理论计算和实验研究,以提高落石的冲击力和冲击能的计算精度,进而对防护网进行优化设计。将弹性网视作弹性膜,引入狄拉克函数划分“单向均匀拉伸区”和“双向均匀拉伸区”,通过伽辽金法推导出了落石冲击力和冲击能的计算公式,最后对施加不同预拉力的弹性网进行冲击实验。将弹性网的变形量代入上述公式计算冲击力和冲击能,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修正系数对结果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冲击力、冲击能最大误差为2.8%、3.9%。与现有的落石冲击力和冲击能测算方法相比,所提测算方法更为简化,可用于模型试验中测算落石的冲击力和冲击能,为落石防护的优化设计提供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混合动力调车机车牵引系统的结构,介绍了多种动力模式下牵引系统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Simulink构建了混合动力调车机车牵引系统的主电路模型及动力蓄电池模型,对所构建的混合动力调车机车牵引系统模型进行了混合动力牵引、纯柴油发电机牵引、纯动力蓄电池牵引等工况的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混合动力调车机车的主电路结构、参数及系统能量管理策略可以实现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根据近年来开设"化学与社会"选修课的实践,从问题的提出、选修课的基本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基本原则、选修课教学形式、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沈坤 《科学大观园》2014,(17):70-71
<正>中国是桥的故乡,自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河北赵州桥赵州桥又叫安济桥,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城南五里的洨河上。赵县古时曾称作赵州,故名。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雄伟的石拱桥。赵州桥只用单孔石拱跨越洨河,石拱的跨度为37.7米,连南北桥堍(桥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鞍点方程研究了具有功力学破缺和普通自发破缺的SU(2)_L(?)SU(2)_Nσ模型,得到了与我们以前工作一致的π介子质量谱,并对π介子获得质量的物理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沈坤 《科学大观园》2013,(23):70-73
徐福东渡一事,最早出现于司马迁的《史记》,是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徐福,即徐市,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武术。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沈坤 《科技智囊》2008,(6):I0018-I0022
十年前,我进入营销策划行业,开始接触到无数的中小企业,他们多年来在市场上摸趴滚打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但为了取得更快的发展,或者说想从市场上获取更大的成功,开始寻求策划公司的协助,由于企业对策划公司心存过高的期望值,导致策划公司着眼于企业的眼前利益,设计出来的营销战术都具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烙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