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9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取沉水培养和正常培养2种方式,对接种于Knop培养基上的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 (Mitt.) Nog.)孢子进行培养实验,结果显示:2种培养条件下孢子萌发情况较为一致,萌发率均达90%以上;沉水培养的原丝体生长缓慢、原丝体较长,其分枝数很少,至80 d时仍未出现配子枝原始细胞;而正常培养的原丝体生长较快,其上分枝多而密,约40 d时出现配子枝原始细胞.说明沉水培养会严重影响原丝体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02.
李菁  陆路  吴凡  陈曦  牛犇  姜世勃  陈应华 《科学通报》2009,54(9):1244-1249
人类Ⅰ型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class I, HIV-1)包膜蛋白gp41的近膜端外部区(membrane proximal external region, MPER)在HIV-1的各个分化株之间相当保守, 这暗示MPER区对于病毒的生存和侵染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研究表明, 两个靶向HIV-1且具有最广泛中和活性的单抗2F5和4E10, 都特异地识别该区域, 进而有效地抑制包膜蛋白介导的病毒膜融合过程. 我们先前的研究表明, 4E10抗体表位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会随着gp41融合核心区域的结构调整而发生显著的改变, 提示在gp41蛋白的MPER区与融合核心区之间很有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并与gp41介导的膜融合过程相关. 本研究利用各种不同的gp41融合核心区衍生多肽, 检测了4E10表位多肽(D4E10P)与它们之间的反应性. 其中, 具有gp41蛋白核心区N-trimer结构的多肽(N-trimer-6HB)显示出很强的结合活性. 进一步对N-trimer-6HB多肽进行噬菌体文库筛选, 发现 4E10表位上一个短的模体序列(WF)很有可能对gp41的N-trimer和MPER区之间的相互作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导致MPER区以潜在的方式参与病毒包膜和靶细胞膜间的融合过程.  相似文献   
103.
干旱胁迫下,藓类植物表现出一系列生理生态适应性变化.重点阐述藓类植物在干旱胁迫下的生理代谢指标,综述了藓类植物的脱水耐性和生态适应性的关系.分析表明,藓类植物耐脱水生理生态适应性受多方面调节和控制,对藓类植物脱水耐性的研究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04.
105.
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L.)Link)是特产于我国的一种古老珍稀的落叶灌木,为世界著名的园林观赏树种,也是传统的香料与药用植物。腊梅枝干苍劲,其花怒放于百花凋零的隆冬,花姿神韵绰约,玉洁冰晶;其香清新素雅,沁人心脾。腊梅的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镇咳止喘、活血消肿等效。从腊梅花中提取的高级香精,可广泛地用于食品、化妆、美容等行业。据有关学者考证:腊梅属第四纪冰川期末波及  相似文献   
106.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企业经营对于环境的影响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企业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获得的同时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问题。如今,环境成本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成本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于资源配置的优化,优化企业产品结构效应,促进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十分有利。本论述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中国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