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32.
利用中频磁控溅射法,溅射氧化锌钇(ZYO)陶瓷靶材,在玻璃基底上制备ZYO透明导电薄膜。研究了氧化钇掺杂量和基底温度对薄膜的结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ZYO薄膜为钎锌矿型结构,呈c轴择优取向,平均可见光透过率(400-800nm)达到80%以上。制备的ZYO薄膜具有的最低电阻率为1.18×10^-3Ωm。  相似文献   
33.
对CUBA向CBA输送高水平篮球人才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学生篮球联赛的现役队员和全国篮球甲A联赛12支队伍的现役队员作较全面的分析与比较,提出大学生篮球运动员要在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中成长为一名可适应CBA联赛要求的优秀运动员,经过数年的磨练,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4.
Cu-In膜的相结构对CuInSe2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考察溅射功率对Cu-In薄膜中相结构以及相应的CuInSe2(简称CIS)薄膜性能的影响,采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方法沉积Cu-In薄膜,并采用固态硒化方法形成CIS薄膜.采用SEM和EDX观察和分析了它们的表面形貌和成分,采用XRD表征了薄膜的组织结构,并分析了硒化中的反应动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溅射功率条件下,Cu-In预制膜以Cu11In9相或Cu11In9和CuIn的混合相存在.由Cu11In9和CuIn混合相薄膜形成的CIS薄膜具有单一的CuInSe2相黄铜矿相结构,且其成分接近CuInSe2化学计量比.而由Cut1In9相Cu-In预制膜形成的CIS薄膜中除了CuInSe2相以外,还出现了Cu2Se相,且其成分远离CuInSe2化学计量比.因此,具有Cu11In9和CuIn混合相结构的CuIn薄膜更适合制备CIS太阳电池吸收层.  相似文献   
35.
为改善复杂目标的成像表现、提升雷达图像的视觉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稀疏重构的多视角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雷达关联成像方法,设计了多视角雷达散射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 RCS)起伏的稀疏重构关联成像模型。所提算法能提高辐射场信号随机性,改善复杂目标雷达关联成像参考信号与回波之间相关性退化的情况,减小多视角RCS起伏对相关性的影响,提升多视角下的关联成像质量。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分段线性连续混沌信号驱动的线性卷积系统的盲辨识问题,提出了基于混沌同步的线性卷积系统辨识方法.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利用混沌同步系统构造了基于最小二乘的观测器,并设计自适应算法最小化观测器,从而估计出线性卷积系统的参数.以简单的分段线性混沌系统为例,进行了仿真分析.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表明了所提出的算法能正确辨识系统,且算法仅需十几次迭代就能收敛.与传统Bussgang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具有更好的噪声鲁棒性,在输入信噪比15dB时,输出信噪比较Bussgang算法高约10dB,且在输入信噪比为0dB时仍有5dB的输出信噪比.  相似文献   
37.
三维电极深度处理高氨氮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粉为粒子电极,研究三维电极法深度处理高氨氮焦化废水,取得相应的适宜工作参数.结果表明:焦粉在深度处理焦化废水中氨氮时起到良好的催化电极作用,在焦粉粒径为10-20目、极板间距为1 cm、面体比为135.2m2/m3、电流密度为4.44 mA/cm2、pH为5、通气量为6 L/min、电解时间为30 min时,氨氮去除率达到90%,出水氨氮值低于15 mg/L,达到钢铁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 1456—1992)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
针对双机器人协作系统执行具有强协调约束关系的仿人任务时,存在轨迹学习复杂、协调约束分析欠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运动基元(DMPs)的双机器人协同搬运轨迹学习及泛化方法。首先,从双机器人协同搬运任务出发,分析了双机器人协调约束关系,建立了双机器人运动约束模型。然后,将机器人运动轨迹解耦为位置轨迹和姿态轨迹,采用四元数实现姿态轨迹的无奇异描述,分别建立位置轨迹和姿态轨迹的动态运动基元模型,结合双机器人运动约束模型与动态运动基元模型,兼顾各自的任务要求和相对位姿约束,进而获得双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接着,开展了双机器人协同搬运轨迹的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双机器人协同搬运轨迹的学习与泛化方法,当改变起、终点状态时,双机器人定姿态协同搬运的起、终点位置误差分别为0.029 2 mm和0.112 7 mm,变姿态协同搬运的起、终点位置误差分别为0.032 3 mm和0.113 1 mm,终点的四元数姿态偏差为0.001 4、0.002 7、0.001 8、0.003 0,表明该协同搬运轨迹的学习与泛化方法具有较高的运动控制精度,即使起、终点任务参数改变,泛化轨迹仍可保证目标的可达性,验证了提出的...  相似文献   
39.
蛋白质,尤其是低丰度蛋白质,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在调控生命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度覆盖的蛋白质组精准鉴定与定量新技术对深入认识蛋白质机器的动态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蛋白质组定性定量分析领域存在的可变剪切和新生肽链组鉴定灵敏度低、蛋白质组精准定量覆盖度低以及纯化蛋白质全序列测定准确度低等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发展可变剪切和新生肽链组的高灵敏鉴定技术、基于高效标记和特征肽段的蛋白质组精准定量技术、基于高效分离的蛋白质组深度覆盖定量技术以及纯化蛋白质的全序列高准确测定技术等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新一代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显著提高蛋白质组分析的灵敏度、精准度和覆盖度,并将发展的新技术示范性用于与生物医药、国家安全和人口健康领域密切相关的耐药菌、耐辐射球菌、人肝癌高低转移细胞株等的深度覆盖蛋白质组精准定量分析,进而为满足国家重大领域的实际需求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0.
参数化设计技术已成为产品设计过程中一种最重要的设计方法之一,基于UG的参数化建模功能,采用表达式生成方法,通过多组参数和约束定义牙种植体的形状特征,对基台、种植体、内螺丝等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实现了牙种植体的三维参数化建模。对于新型牙种植体的开发以及根据不同患者牙根实际情况设计出最合适的个性化牙种植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