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25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2 毫秒
21.
带鱼是我国东海盛产的一种大宗鱼类,因其肉质鲜嫩,不带小刺,烹制方便,无论清蒸、红烧、油煎或做成糖醋、酸辣之味,都能制作成美味的佳肴,故颇受食者喜爱。而渔民因其经济价值高,每当带鱼汛发之时,都及时下海捕捞,那种千帆竞发之势,实在是一种令人心胸为之一开的壮观的海景。  相似文献   
22.
核桃原产中亚,西汉时张骞通西域,从新疆带回种仁在关内栽种,故名胡桃或羌桃。一般常见的核桃仁,色呈深褐,那是取自干燥的核桃;新鲜的核桃仁则呈微带淡紫的白色。核桃仁营养丰富,不仅可入肴做菜、制作糕点、榨油,而且是补脑益智的珍品。  相似文献   
23.
保鲜膜不是保险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冰箱与微波炉已悄然进入千家万户,食品保鲜膜亦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必需品:许多未用完的食品原料或吃剩的菜肴,人们常常用一张保鲜膜或一只保鲜袋一套,就塞进冰箱一丢了事,到要吃时再处理。而超市、商场中,保鲜膜更是广泛地应用。“保鲜”两字,完全麻痹了人们的警觉性,其实,保鲜膜本身藏有人们不知的隐患:保鲜膜和人们常用的塑料袋一样,都是以乙烯为母料制作的原材料。根据乙烯母料品种的不同,保鲜膜有三类:一类是用聚乙烯(PE)制成;一类是用聚氯乙烯(PVC)制成;另有一类是用聚偏二氯乙烯(PVDC…  相似文献   
24.
吃虫小记     
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真是无穷无尽,不仅有飞禽走兽供人们飨用,就连那数以万计的昆虫之中,亦有不少品种可供人们品尝,有的甚至是珍肴美馔。回忆自己吃过的虫子(包括中药中的虫药),实在难以计数,惟有蟑螂、蚕蛹、蜈蚣三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时候,得疳积(现代医学则称之为消化不良),母亲根据民间单方,给我吃过烧蟑螂。方法是:捉取大蟑螂数只,用粗草纸包上,在灶火中烤出香气即可。一般,外面的粗草纸焦了,里面的蟑螂也就烤熟了,吃法与出身广东的许广平给鲁迅介绍吃桂花蝉与龙虱一样:“先去甲翅,次拔去头,则肠、脏部随出,再取足,食其软部……  相似文献   
25.
在千姿百态的蘑菇族中,有一种珍品名叫竹荪。它每年夏秋之间,生长在南方深山竹林之中,形态特别奇异:它的菌盖有白色的、绿色的,也有黄色的,菌托呈粉红色或褐色,菌柄嫩白如玉;菌盖从上而下挂着一圈细白、透明、形若窗纱的网状菌裙,宛若一个穿着白纱裙、婀娜多姿的窈窕少女,亭亭玉立地站立在竹林湿地之中。这种稀见的蘑菇在全世界独有我国食用,故中国人可以称得上是竹荪的知音。早在春秋战国时,大诗人屈原就已将它列入“香草”,写入《楚辞·九歌·湘君》之中,诗云“:荪桡兮兰旌。”唐代《酉阳杂俎》一书,还详尽记载了它的形态“:梁简文延香园,…  相似文献   
26.
丁香趣谈     
丁香是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是名贵的香料,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高档调味品用于菜肴。因其花蕾由花托合抱而成,宛若鸡舌,故古时名曰“鸡舌香”。丁香原产印尼马鲁古群岛,目前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地方则是非洲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故桑给巴尔又有“丁香之岛”的美称。西汉时期,爪哇国使臣来华。其人口含丁香,吐气芬芳,国人很感新奇。汉桓帝时期,待中乃存德高望重,长于谋略,得宠于皇帝。但他年老有口臭之病,汉桓帝和他说话时,常感到他嘴里散发出一股异味,很难闻,便赐他海外进贡的鸡舌香一颗,叫他含在嘴中。乃存感到有一股辛辣之味,很不好受,…  相似文献   
27.
吴承恩在《西游记》一书中,写了猪八戒偷吃人参果的一段趣事,人们都把这当神话看。其实,世上确有人参果。在宋代学者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一书中,有一篇名叫“青城老泽”的文章说,四川青城县(今灌县东南)外八十里,南宋时有一个老人村,关寿卿与朋友七八人往游,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