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与普及   3篇
综合类   40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21.
鱀豚总科Platanistoidea是研究齿鲸类进化的重要对象。通过对鱀豚(Platanisiagangetica)、海鱀豚(Pontoporia blainvillei)和白鱀豚.(Lipotes (?)f(?))的消化管的形态学研究(Yamasaki等,1971,1974,1975;Takahashi等,1972;周开亚等,1979,1881),已知这三类鱀豚的消化管构造各异,是在进化过程中分化最著的器官。由于缺少亚鱀豚(Inia)的资料,迄今尚未对各类鱀豚的消化管作全面的比较。现在我们对亚鱀  相似文献   
22.
南京~湖口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和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南京~湖口间421km长的江段有江豚约697头,其中以华阳至湖口一带密度最高.江豚的分布为聚集分布.此外,江豚还具有很强的趋岸性,88.8%的江豚出现在离岸500m的范围内.长江江豚的数量近年来有所下降.以本文中的平均密度粗略估计江阴至武汉段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为1481头,比张先锋等(1993)报道的该江段江豚的数量低171头.  相似文献   
23.
角蛋白包括α角蛋白和β角蛋白两种类型.迄今α角蛋白被发现存在于所有的脊椎动物中,而β角蛋白仅存在于鸟类和爬行类表皮及其附属物中.本研究通过同源搜索比对鉴定了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的1个β角蛋白基因:G.japonicus claw keratin-like(LOC107121854),暂命名为ge-gprp-13,和1个α角蛋白基因:G.japonicus keratinocyte associated protein 2(KRTCAP2),暂命名为ge-krtcap2.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分析了多疣壁虎ge-gprp-13和ge-krtcap2基因在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mRNA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疣壁虎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α角蛋白基因(ge-krtcap2)和β角蛋白基因(ge-gprp-13)的表达模式不同:在趾部发育的初期,α角蛋白基因先表达,而β角蛋白基因主要在趾部发育的后期进行表达,并且在趾部形成的整个过程中,β角蛋白基因的表达量远远高于α角蛋白基因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24.
基于已获得的表达序列标签序列,应用RACE技术从中华绒螯蟹基因组中获得了一个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EjsWSSV)的全长cDNA序列,全长为3 864 bp并包含一个3 732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138.25 kDa的含1 243个氨基酸的多肽,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包含一个VWA结构域.通过序列比对、序列结构比较和一些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表明EjsWSSV蛋白序列与白斑综合症病毒基因组的ORF16具有高同源性,它不含有信号肽和跨膜区,为非分泌型和α-螺旋型蛋白,可能定位于细胞质.通过PCR检测验证,EjsWSSV基因可能为内源性病毒基因.  相似文献   
25.
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斑综合症病毒(White spot syndrome virus,WSSV),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对虾养殖业中最普遍、分布最广、最致命的病毒.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有效可行的措施来控制该病毒的发生和扩散.自1993年发现该病毒至今,国内外学者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深入,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全面综述了近年来对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的认识和研究进展.这些信息将会拓展我们的认知,可能有助于发展有效的预防策略或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6.
2004~2009年,研究者在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地进行蛙类标本采集.在野外工作中记录了这些地区农田池塘蛙类衰减的情况.导致蛙类衰减的主要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与退化、污染、过度捕捉和外来入侵种的影响.本文还提出了保护农田池塘蛙类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27.
绒螯蟹属的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绒螯蟹的亚种、种及属的划分和界定进行了讨论 ,介绍了绒螯蟹属的研究简史 ,以及近几年在绒螯蟹可持续利用研究和该属通过形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在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  相似文献   
28.
研究测定了89个中国野猪和1个家猪未知功能核基因SANDX-2位点的序列.在序列比对后长510 bp左右,发现有2处4种类型碱基缺失,30个位点发生碱基替换,共定义了19种单元型.在野猪中共发现18种单元型,其中7种只在某一地方种群中发现,11种为地方种群间共享单元型.用邻接法基于核苷酸 Kimura 2-parameter模型构建系统发生树中,19种单元型被明显分为2大枝.尽管各枝得到的Bootstrap值均较低,且各地方种群中出现的单元型散布在不同的进化枝中,但单元型在野猪亚种内的分布已出现了一定的地理分布格局.若不考虑碱基的插入/缺失,用TCS构建19种单元型网络表明,HAP2单元型为一古老单元型,其他为衍生单元型.  相似文献   
29.
齿鲸类约有70个不同的种。有些种是远洋性的,栖息在广阔大洋,另一些是浅海性的,喜居沿岸海域;还有一些种生活在河口附近的咸淡水中。有少数几种海豚只见于江河中。很少进入三角洲的潮水带。从严格字  相似文献   
30.
周开亚 《科学通报》1958,3(1):21-21
白鳍豚(Lipotes vexillifer Miller)是一种罕见的淡水海豚,它是鳍豚科(Iniidae)留存到现代的二种代表之一,为鳍豚科在我国及古北区的唯一代表,在世界上仅此一属一种。它的分布很狭窄,是中国的特有种。白鳍豚的模式标本是1916年2月18日由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