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5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3篇
综合类   1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21.
采用单辊快淬法制备了具有强非晶形成能力的Co63Fe4B22Si5,6Nb5非晶合金带材。利用HP4294A阻抗分析仪测量了经不同温度退火的Co基非晶合金带材在纵向驱动模式下的巨磁阻抗效应(GMI).实验结果表明:材料经去应力退火后,其软磁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其中经580℃退火1h的Co基非晶薄带在475kHz电流驱动下的GMI比值可高达2400%,其灵敏度达114%/(A·m^-1).  相似文献   
22.
为了准确地数值预报煤粉旋流火焰特征和主要烟气成分,比较扩展的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的预测性和影响,针对IFRF(国际火焰研究基地)2.5MW煤粉氧燃烧和空气燃烧实验,利用组分输运方程,结合7步改进的总包反应,对炉内煤粉氧燃烧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实验结果和空气燃烧基况对比.结果表明:氧扩散率、发射率和比热容等物性参数修正后,湿循环、氧预混二次流的煤粉氧燃烧扩散火焰温度场与空气燃烧总体一致,火焰稳定且为Ⅱ型火焰结构;EDC模型(涡耗散概念模型)对组分预测更为准确,尤在可实现k-ε模型下的缓慢反应CO生成和IRZ(中心内回流区)高温预测;而FRED模型(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在多湍流模型下对炉内温度、组分、火焰结构预测亦较准确.  相似文献   
23.
该文提出了一种多任务Takagi-Sugeno-Kang(TSK)模糊系统建模方法.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多任务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能够有效提取所有任务之间的公共信息和每个任务的私有信息,进而利用所得的聚类中心构建多任务TSK模糊系统的前件参数.其次设计了一种具备多任务协同学习机制的后件参数优化方法,可以优化多任务TSK模糊系统的后件参数.最后基于优化的前后件参数,构建出具体多任务模糊聚类方法驱动的多任务TSK模糊系统模型(multi-task fuzzy c-means based multi-task TSK fuzzy system,MTFCM-MT-TSK-FS)以用于实际应用.分别在合成和真实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
微流控技术是指在微纳米尺度下利用流体的动力学特征,对微粒进行俘获、富集、自组装等微操作的技术.其已发展为一个生物、化学、医学、材料、光学、流体、机械等多学科交叉的崭新研究领域.其中,微热气泡驱动的流体具有优异的可操控性,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微热气泡的产生机制,结合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理论知识,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 4.4数值计算软件,对微热气泡驱动下的流体的流速场进行模拟和定量分析.结果证明,微热气泡表面具有马格兰尼效应,其驱动下的流体以漩涡的方式高效地俘获和富集微粒,与实验现象相符.因此,本文从理论上探究微热气泡驱动下的流速场性质,对提高微流体的可操控性,促进微流控技术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一种基于偏最小二乘(PLS)的超分辨率重构方法用于快速恢复高分辨率人脸图像.该算法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将所有高、低分辨率人脸图像投影到各自的特征子空间中,通过PLS对高、低分辨率投影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回归建模.当输入的低分辨率人脸图像给定时,对应的高分辨率人脸图像可以由训练后的回归模型导出.实验结果表明,在离线训练的情况下,所提出的算法可以快速地给出令人满意的重构解.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分布式驱动车辆(4wid)路径跟踪中的跟踪精度和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了模型预测-模糊(Mpc-Fuzzy)的联合控策略, 缓解了单一模型预测控制下车辆跟踪精度与控制器计算压力间的冲突。采用模型预测控制设计了上层路径跟踪控制器,旨在利用模型预测“滚动优化”的优点降低跟踪误差的同时保证车辆的稳定性。下层采用模糊控制,将转向过度和转向不足量化为“方向偏差”和“位置偏差”,利用四轮转矩独立控制的优点进一步优化转矩输出,旨在降低模型预测控制器对参考模型线性化后带来的跟踪误差。为验证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基于Carsim和Simulink.、Driving Scenario搭建联合仿真模型,将联合控制器和单运动学模型预测控制器进行对比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联合控制器可在完成对给定路径跟踪的基础上,减少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发生,降低了方向误差和位置误差。  相似文献   
27.
测定了Fe36 Co36 Nb4 Si4.8 B19.2合金非晶管在环向磁化场作用下的纵向驱动巨磁阻抗效应,发现样品的阻抗比曲线在频率低于600 kHz时呈"双峰"现象,频率高于600 kHz时呈"单峰"现象,并对环向磁化场作用有良好的线性响应.用磁力显微(MFM)观察了样品的纵向和环向磁畴结构,分析认为是合金非晶管的分层磁畴结构分布导致了环向良好的线性磁特性.  相似文献   
28.
离体猪肝组织散射元平均间距的小波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准规则排列散射元,构建了生物组织的超声散射模型,用小波分析方法处理了模拟肝脏和新鲜狸肝组织的超声回波信号,得到该方法下离体猪肝的散射元平均间距d=1.619mm,同时,文中就小波分析方法与基于AR模型的估计方法作了比较,研究表明,小波分析既能较好地估计出生物组织散射元的平均间距,也可以估计出其空间分布,从而避免利用AR模型估计时,由于AR阶次的不确定而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9.
比较了两种计算分布质量因子的方法,并对结果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0.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办法的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浙江科技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背景,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考核办法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在教学方面,主要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规范进行了补充与调整;在实验考核办法方面,扩大了考核的范围,制订了规范的考试流程,使实验成绩更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从而使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更加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