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46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采用通常的固相合成工艺制备了Bi2WTi3O12陶瓷. 在低场(E<100 V/mm)下, 随温度的升高, 样品的电学性质先呈现金属行为, 100℃后变为无规的电涨落, 300℃后则表现为半导体特征下的非线性行为. 这些现象不能用电传导的热激发Arrhenius规律来解释. XRD分析表明样品中存在Bi2WO6主晶相和Bi4Ti3O12次晶相. 考虑到WO3的相变后可以简单的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2.
研究了磁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的不同工艺条件对SnO2薄膜导电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外加适当位形、大小的纵向磁镜场,可使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中制备SnO2薄膜所需的氧气流量降低,沉积时间缩短,且制得的薄膜电阻大大降低,轴向分布均匀性明显增强.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3.
以无机盐SnCl4 ·5H2 O ,SbCl5,NiCl2 ·6H2 O为原料 ,采用溶胶 凝胶工艺制备了Sb2 O3 和NiO掺杂的SnO2 薄膜 .研究了SnO2 ∶Sb∶Ni薄膜的电学和气敏性能 .实验研究表明 ,由于锑的掺杂 ,所制得的SnO2 ∶Sb∶Ni薄膜电阻较低 ,室温下其电阻只有 1 2 0kΩ/□ .而NiO作为催化剂 ,使其对NOx 气体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良好的选择性 .与SnO2 ∶Sb薄膜相比 ,其工作温度大大降低 ,在常温下对NOx 气体 (主要成分是NO)也具有一定的灵敏度 ;并且水汽不影响其对NOx 气体的灵敏度 .SnO2 ∶Sb∶Ni薄膜工作温度的降低主要是薄膜表面缺陷和颈连粒子的存在所致 .  相似文献   
44.
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一个关于平行板直流辉光放电的一维连续性模型。该模型包括带电子电粒子的连续性方程和泊松方程。动用这个模型研究了带电粒子轴向扩散运动对直流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参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制备了两种磁性材料与聚苯胺合成的材料,采用3 cm波导式测量线在8 GHz~14 GHz频率范围内,用多点拟合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对这类复合聚苯胺的电磁参数及微波吸收特性参数进行了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复合聚苯胺在吸收剂中的浓度对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的影响很大.对Mn-Zn铁氧体复合聚苯胺,当浓度为0.23 g/cm  相似文献   
46.
按相同比例制备了两组掺杂Mn-Zn铁氧体复合聚苯胺吸波涂层.一组放入外磁场中磁化,一组放置在空气中,然后将两组样品分别放入3cm波导测量线中,在9.2GHz的频率点处测量其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吸波涂层在外界磁场处理后,涂层获得较高的各向异性.从而影响到涂层的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结果表明,经磁化处理的吸波涂层的吸波效果优于未磁化处理的吸波涂层,这给出了一种增加吸波涂层吸波效果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
掺杂聚苯胺复合材料电磁参数及吸波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3cm波导式测量线在8~14GHz频率范围内,用多点拟合的实验和计算方法对掺杂聚苯胺的微波吸收特性及参量进行了研究.发现浓H2SO4掺杂本征态聚苯胺(PAn)所合成材料的电损耗很小、磁损耗较大(相对于HCI—PAn).FeCl2掺杂浓H2SO4-PAn材料可合成磁损耗较高、基本上有利于吸收微波的材料;更令人注意的是,将HCl—PAn与浓H2SO4-PAn—FeCl3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可以合成出平均衰减为13.37dB、最大衰减为26.7dB、密度为0.7g/cm^3、频宽为10.34~14GHz的很有利于吸收微波的材料.同时.比较了有机酸掺杂聚苯胺DBSA—PAn与HCI—PAn的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