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3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前认为细胞老化与其膜结构及组分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老化(体内或体外)的红细胞对其膜结构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红细胞老化后其膜流动性均明显下降(P<0.01)而收缩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但值得注意的是,分离的红细胞膜在体外老化(37℃,24小时)后收缩蛋白含量却显著减少(P<0.05)。关于老化红细胞膜上收缩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本文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2.
目前认为细胞老化与其膜结构及组分的改变有密切关系。本文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老化(体内或体外)的红细胞对其膜结构和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完整红细胞老化后其膜流动性均明显下降(P<0.01)而收缩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1)。但值得注意的是,分离的红细胞膜在体外老化(37℃,24小时)后收缩蛋白含量却显著减少(P<0.05)。关于老化红细胞膜上收缩蛋白含量变化的原因,本文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了人红细胞在体外老化(37℃.48h)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并释放的囊泡为不均一的群体,经Dextran-T7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可明显分成三种组分.囊泡主要集中在组分Ⅱ和Ⅲ中,而组分Ⅰ除了囊泡外还含有膜和膜碎片.这三种囊泡组分在流动性、封闭度等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囊泡的荧光光谱与正常红细胞膜相比变化较大,红移22nm左右,这提示了囊泡膜脂的结构和组分与红细胞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4.
几种“奇异动物”毛发角蛋白的分离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几种“奇异动物”毛发角蛋白进行了SDS-PAGE和氨基酸组成分析,同时与对照组毛发(包括人头发和黑猩猩、红猩猩、阿拉伯狒狒、长臂猿、狗熊毛发)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奇异动物”毛发角蛋白组分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氨基酸组成分析证实,人头发和黑猩猩、阿拉伯狒狒毛发角蛋白均由17种氨基酸组成,而“奇异动物”毛发角蛋白由16种氨基酸组成,碱性氨基酸低于人和其它灵长类动物;但胱氨酸含量与人头发非常接近,分别为10.29%和11.36%。  相似文献   
25.
冷冻干燥膜和冷冻固化新鲜膜都得到各向异性的ESR谱,表明红细胞膜之间存在电磁相互作用。经超氧阴离子O_2~-氧化后的红细胞膜在ESR谱图中出现了g=2.0062的吸收峰,故本文还对O_2~-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6.
本文报道了人红细胞在体外老化(37℃。48h)过程中会自然形成并释放的囊泡为不均一的群体,经 Dextran-T70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可明显分成三种组分。囊泡主要集中在组分Ⅱ和Ⅲ中,而组分Ⅰ除了囊泡外还含有膜和膜碎片。这三种囊泡组分在流动性、封闭度等性质上有明显差异。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囊泡的荧光光谱与正常红细胞膜相比变化较大,红移22nm 左右,这提示了囊泡膜脂的结构和组分与红细胞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7.
红细胞表面电荷的研究Ⅱ体外贮存对红细胞电泳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细胞电泳方法研究了体外贮存对人红细胞电泳率的影响.发现在本实验条件下,人红细胞贮存2周后,其电泳率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贮存红细胞的等电点为pH 2.7左右.经神经氨酸酶处理后,贮存红细胞和新鲜红细胞的电泳率均显著下降,但两者的减缓率不同,前者略高于后者(贮存红细胞为89.1%,新鲜红细胞为74.2%).我们认为在贮存过程中红细胞电泳率下降可能与其细胞膜上唾液酸丢失有关.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采用Murphy法分离老、中、青不同年龄的红细胞。经细胞电泳测定,人红细胞电泳率随细胞年龄增大而下降(P<0.01)。并进一步证实,人红细胞在体内衰老过程中,其电泳率的下降和唾液酸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9.
本文采用2450MHz微波慢性辐射整体昆明小白鼠,从分子水平研究微波对小白鼠红细胞膜的影响。选择功率密度0mW/cm2、5mW/cm2(SAR=5.5mW/g)、10mW/cm2(SAR=11mW/g)的微波连续辐射小白鼠40天,每天6小时。发现10mW/cm2的微波对小白鼠红细胞膜的损伤较为明显。表现为小白鼠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增加,膜脂流动性下降,血浆丙二醛(MDA)及红细胞膜MDA均为明显升高,但红细胞溶血度未增加,红细胞SOD、红细胞膜AchE活动和膜蛋白组份的百分含量也未见明显变化。此外,本文还从自由基角度初步探讨了微波辐射损伤的机理。实验表明,喂服维生素C的小白鼠有抗微波损伤的作用,这启示一定剂量的维生素C对微波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
鲫鱼胚胎期的电磁刺激能促使其后期生长速率加快、抗温变能力增强,出苗率大幅度提高和成活率显著增加等特点.本文对胚胎受刺激前后的质子核磁纵向弛豫和成鱼肌纤蛋白成份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对胚胎进行短时的物理刺激不会直接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宏观结构,成鱼的肌蛋白成份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